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那时候还小,没有想过要结婚嫁人的事情。
      现在,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结婚这件事情就提到了日程上。
      好在,对方是秦宵,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
      也算是青梅竹马。
      想到第一次跟踪他去月洞门的时候,自己还是用的隐身符。
      他至今应该都不知道的吧。
      不过秦宵有提醒她,要去看看丁朋夫妇。
      反正这耕耘机因为有秦宵教会了村里的其他年轻人。
      他们也可以开着农用机下地,也不用秦宵亲自上了。
      因此,剩下的时候就由他们来解决。
      等到耕地弄好之后,洒上肥料。
      这肥料有从徐大丫的猪场运来的猪粪,还有其它混合的肥料。
      上完肥,接着就要播种了。
      有了播种地,这上千亩土地播起种来,那也是得心应手。
      人们还是在秦宵的帮助下,学会开这播种机的。
      一路走来,机器就把玉米种给种下去了。
      这种子还是由徐敏提供的。
      按照她的预想,这玉米种子也是超级种。
      不仅产量高,且可预防病虫害,会让种地的农民少很多事情。
      种下之后,过个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出苗。
      之后随着温度越来越高,到盛夏的时候,就能长出一尺多高的植株来。
      到时候就要加强田间管理,直到植株长成了一人多高。
      快到秋天的时候,玉米就会长花结穗,长出苞米来。
      等到四个月后,玉米成熟,就可以丰收了。
      到时候将是另一幅景象。
      秦宵和徐敏去县城拜访丁朋,是在玉米种下地之后,大家也都闲了下来。
      秦宵便骑着自行车,载着徐敏,朝县城走去。
      骑自行车去县去,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毕竟这车速在这儿管着的。
      好在这路是修好了。
      当时徐敏拿出了一部分钱,帮忙修的。
      路非常平整,再也不用担心骑车在路上,因为全都是小石子而非常颠簸。
      徐敏和秦宵一路说笑着,撒下一片欢声笑语。
      一对未婚夫妻的感情也在升温当中。
      徐敏还忍不住调侃他道:
      “秦宵,我原本以为你就是个闷葫芦。
      还想着以后谁要是嫁给你,一定会闷死的。”
      秦宵便笑了。
      他没有回头,只是继续往前蹬着自行车,淡淡问道:
      “现在呢?”
      “现在觉得,其实你也爱说话的。”
      那可不,跟自己的媳妇儿,那肯定是有说不完的话的。
      秦宵在心里这么想道。
      但他没有说出来。
      夏天的风悠悠地吹着。
      吹在人的脸上,还挺舒服的。
      路边草长莺飞,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车进了县城之后,这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毕竟是城里,楼也高了,房子也密集了。
      还有车和行走的路人们。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行车多。
      也是这个时代主要的代步工具。
      像公交车什么的,在城里跑的比较多。
      郊外就要看地方了。
      徐家堡村离城算是比较远。
      加上以前路不平,也就没办法通车。
  &nb

第111章 不是闷葫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