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大唐国的空间探索[1/2页]

穿越到生化危机世界 西部小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由于接近两年的时间,李浩这个玛雅联邦的下任总统也承接不上。所以李浩索性干脆找了个理由。带领大唐的太空军,驾驶蓝鲸运输舰开启宇宙探索。
      原来最为担心的玛雅联邦太空军已经默认的开放了航线,所以现在这段时间开展宇宙探索时间刚刚好。
      这一次,李浩并没有对于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进行探索,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那些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以及一些大的陨石上面。
      在泰坦星系,其实数量更多的是陨石而不是行星。有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陨石带。这些陨石也是和玛雅星一样属于神力星(泰塔星系的太阳星)的卫星。相对位置其实也是固定的。而且这些所谓的陨石实际体积并不小。很多的陨石体积都超越华夏的月亮星。
      这些陨石星和有记载的一些小行星由于前期人类探索仅仅考虑是否能够居住人类,其他的并没有探索。这一次,大唐国的李浩准备迅速的探索一下并形成星图,方便以后大唐国工业部门采矿。
      为了节约时间,大唐国直接从天平星出发了1000艘蓝鲸运输舰,每艘舰船仅仅拉了100多人。除了蓝鲸运输舰的驾驶人员40多人,剩余的60多人都是这些年大唐国大各个大学毕业的精英。
      这1000艘蓝鲸运输舰在出发前通过卫星云图和以前历史上遗留的星图进行了定位和分工。900多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合适的陨石或者小行星,探取上面的矿石情况。剩余的100艘主要搜寻附近宇宙的可以的虫洞点。
      关于虫洞点的寻找,其实在华夏国历史上就有过争议。
      时空洞(wormhole)在华夏国被称为称爱因斯坦-罗森桥,也译作蛀孔。但是在玛雅联邦却被称作波顿之桥,是为了纪念玛雅联邦的伟大科学家波顿的发现。
      时空洞也称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在华夏国的历史上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但是在玛雅联邦历史记载上,是1943年由玛雅联邦的伟大科学家波顿发现并提出来的。
      简单地说,“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开启。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理论上,虫洞是连接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是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的。这些时空漩涡是由星体旋转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不过有人假想一种奇异物质可以使虫洞保持张开,也有人假设如果存在一种叫做幻影物质(phantommatter)的奇异物质的话,因为其同时具有正能量和负质量,因此能创造排斥效应以防止虫洞关闭。
      为了与其他种类的虫洞进行区分,一般通俗所称“虫洞”应被称为“时空洞”
      虫洞有几种说法:
      一是空间中的隧道,它就像一个球体,你要是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二是黑洞与白洞的联系。黑洞可以产生一个势阱,白洞则可以产生一个反势阱。宇宙是三维的,将势阱看作第四维,那么虫洞就是连接势阱和反势阱的第五维。假如画出宇宙、势阱、反势阱和虫洞的图像,它就像一个克莱因瓶——瓶口是黑洞,瓶身和瓶颈的交界处是白洞,瓶颈是虫洞!
      三是你说的时间隧道,根据爱因斯坦所说的你可以进行时间旅行,但你只能看,就像看电影,却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珠子已经穿好,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顺序!
      四是周围以固定方式受力,造成的巨大推力造成的受力空间搬运。比如一段真空在水中,以某种形状突然受到水的填补,巨大的水压所造成的压力将其中的东西推出所形成的现象。或许这是可以通过借用自然中所拥有的力所可以实现的,就可借水流之力发电一样,不过是再拐个弯。
      我们讨论的都是普通“完美”黑洞。细节上,

第150章 大唐国的空间探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