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家老大老二客气着:“这俺们从平城到堂庭县都是在张老爷的粮仓干活挣钱,张老爷没事就好。”
      这是张老爷的三儿子张亮,现年三十岁,张老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州府,三儿子留在身边,早在此次平城发水后,张家内院女眷早已转移到州府,家里只剩下张亮和父亲张万江,这也是为了防止事态严重的紧急措施,不得不说还是很明智的。
      张万江今年六十岁,在堂庭县的几大乡绅中口碑很好,乐善好施,有张善人之称。
      张亮和段家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后询问了段家的落脚点,得知也要去州府后相邀:“那不如我们一同赶路,我们有两辆马车,原本想快马加鞭赶往州府,但家父旧疾发作,马车也不宜走太快,我们可以挪一辆马车给姑娘家人,也还请姑娘在途中能照看家父,几位觉得如何?”
      一辆马车自然是坐不下十几口人的,但既然张家人主动相邀,段思琪肯定是一百个乐意啊,为了表示自己主要不是为了蹭车坐,是为了治病救人,嗯,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对张亮说:“张老爷的病确实不能太过颠簸,马车走慢点平稳些,对稳定病情很有帮助。”
      等张亮走了,立马激动地抱着小弟弟转了好几圈:“明个我们就有马车坐啊,哈哈。”
      唉,空间要是能说话,会不会觉得你这个主人拿着奇珍异宝要饭吃很丢人呢!
      小女人,没有志向哦!
      什么志向?有人相信我是神医吗?有人识货吗?我倒是想卖个好价钱,有人给吗?这天灾来临时,难民心中粮食最贵,剩下的算屁。
      逃荒第三日小雨转阴
      一行人继续前行,路过了第一个城池云城,有难民在入城处登记后等待官府安置,段家人继续往州府挺进。
      张家带了些精致的糕点当盘缠,也就送给段思琪些。
      不过张家因为有马车,想着马车跑的快的话几日也就到了州府,备的干粮不多,给段思琪的也就够段思琪打牙祭,思琪总是会从定制空间也拿出来些放到一起,打着张家谢礼的名义分给家人吃些,吃得上倒是可以吃饱。
      小孩子们有马车坐,段家女眷累了也轮流着坐马车,倒是比昨日轻松很多。
      段思琪偶尔走走,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坐在马车上和几个小孩打打闹闹,和几个妹妹聊聊天,偶尔去看一下张家老爷。
      前世段思琪就懒,平日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宅家里,心无大志,如果条件允许,志向也许是混吃等死。
      所以在段家人宠着的时候也就乐得轻松,也有闲暇欣赏一下路边的秋景,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飘然随风而下,落得满地金黄,蛮漂亮。
      原本从云城开始,和段家人一起的难民少了很多,作为比较早到云城的难民,云城安置了很多,但云城接纳难民条件饱和后开始拒绝难民入城。
      段家人走得慢,这次跟上来的难民有很多衣衫褴褛,口粮紧缺。
      逃难路上,有的也会被抢劫,在所难免。
      张老爷瞧见有些难民可怜,总是会让儿子把干粮分给难民一些,张亮给了两次后劝父亲:“爹,我们这次出来带的干粮不多,估摸着还得十日才能到州府,还是要省着些。”
      张老爷无奈作罢,但总是会感叹:“灾荒年最可怜的还是小老百姓哦。”总之,小小乡绅忧国忧民哦。
      段家带的粮食每日要保证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吃喝,所有粮食加上干粮现在还是比较富足的,到了州府也能剩下一袋麦子面,不是在粮仓还抢了些两袋麦子嘛。
   &nb

第22章 危机四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