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张氏一家三口扛着几个包裹,段家女眷除了段夕月去了药房,都跟着到了张氏的新家去认门。
段思琪处理完农庄的大小事宜,也赶在晌午前到了张氏的新家两间短小的土坯房前,说是房子,不如说是个窝,只有两米五的层高,茅草房顶,也没有圈定院子,周围几家也大都是这种情况,不远处还有几家只搭建了简易的帐篷安置。
这是段思琪第一次走进安置村,离段家的小农庄最近的一个村子,段思琪并没有走遍村子的角角落落,但粗粗看来,路过的几十户人家,张氏的新家还算是情况比较好的。
张氏张罗着段家女眷吃饭,特地做的鸡蛋刀削面,这是张氏最拿手的,做得还是很地道的。
卢氏端着碗站着,吃了口后就开始夸:“你要说娟的刀削面做的还是地道,俺咋做都做不出这种劲道耐嚼的面呢?”
沈氏也夸:“那可不是,四邻五舍的媳妇们谁敢跟娟做的刀削面比,那是顶好的,比酒楼做的都地道。”
段玲玲拎着装满肉臊子的大勺子给段颖颖的碗里添臊子,“给,颖颖你多吃肉。”
段玲玲的大伯段东一人蹲在墙角边端着碗憨憨的咧着嘴笑,身边还有两个八九岁的双胞胎女娃。
段东的媳妇和大儿子、二儿子感染瘟疫死在了路上,家里的老人也被洪水冲走了,幸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家人到了安定下来的时候也就只剩下这六个人相依为命。
张氏很节俭,从平城出来还是带了点家私过来的,逃难的路上都偷偷藏在内衣口袋里,就是些碎银子,到州府以后段玲玲在药房挣得钱和自己偶尔的手工费都是自己攒着的,有时候会给家里买点鸡蛋啥的,谁能说不是个可怜人呢!
众人捞着家常,张氏总是会特别照顾段思琪,一会喊一句:“琪琪,婶子再给你乘点面。”
“琪琪,给你舀碗面汤。”
很殷勤的。
段思琪也就照单全收下来,晌午吃了两碗刀削面,喝了一碗汤,吃完都打饱嗝,摸了摸撑的圆鼓鼓的肚子,想着盛情难却啊!
众人嬉笑着聊天,段东吃完饭,腼腆地给段家几个女眷才说了一句话:“俺就跟着村里人进城找活去了。”
总之,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不过今年37岁,是下苦力的,还是有一把力气的。
等段东走了,两个十岁的小姑娘也去帮着段玲玲洗碗筷,段颖颖也去帮忙。
沈氏神秘兮兮给张氏说:“看着倒是还行,过一家子我看行!”
卢氏也凑近了,三人头挨在一起,卢氏悄声说了句:“一家有男人女人才是个完整的家,谁敢说啥,就这样办。”
这时候倚靠在墙边坐着的段思琪才微眯了眼睛,打量了一番神神秘秘的三人,往两间房瞅了瞅,想着这是要凑成一家人过活了?
有些惊讶,再看向张氏,一脸羞涩,低着头也不敢看沈氏和卢氏。
三个女人一台戏,眼见这三人还打算聊下去,段思琪起身告辞:“大娘、娘、婶子,我得回农庄去了,下午我买的第二批羊羔到了,我得盯着点去。”
张氏连忙起身,被段思琪阻止了:“你们聊,你们聊。”
段思琪冲着屋里喊了句:“颖颖,跟姐走。”
姐妹俩结伴往农庄走去,路上碰到了张家老三
第58章 凑成一家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