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李泰,都不得不承认看似李治节节胜利,长孙无忌不断吃瘪。
可论朝堂的掌控力,李治就是个孙子级别的。
别看李治现在闹腾的欢实,那是在长安城。
离开长安城试试?
大唐几千名官员,那些太守、县令才是最终政策的落实者,他们依附关陇系、山东系。
朝堂的斗争,关中系一直处于中立状态,就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天策府老将。
影响力在军方,而不是地方。
你的政策再好,落实不下去,有什么用?
阴奉阳违不就是官员最拿手的吗?
闹到最后,李治还不是得向长孙无忌屈服?
政治,本来就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不断妥协。
长孙涣见李泰不吭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表哥,今天的事,我不会跟我父亲说的。”
李泰愣了片刻,笑道:“皇家学院是做什么的?不就是打断世家门阀对入仕、对科举的垄断吗?
也许三五年不行,可是十年、二十年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舅舅年过半百,没几年好时光了,可表弟你呢?”
长孙涣愣住了!
这话太尼玛扎心了吧!
合着就是年轻欺负年老?
我现在斗不过你,我熬死你!
有皇家学院在,朝堂的官员、话语权我一点点掌控在手中。
到那个时候,长孙无忌两腿一蹬……甚至熬不到那个时候。
人生七十古来稀!
自己呢?四十来岁,正当壮年,随着父亲倒台,跟在倒霉?
凭什么啊!
李泰眼中露出笑意,“表弟,政治投资么……就算那些世家门阀,押宝也不会押在一个人身上吧?”
长孙涣被李泰一语惊醒梦中人!
五姓七望又如何?关陇八柱国又如何?
皇储之争,他们都不会把宝压在一个皇子身上,而是分散投资。
这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
他心动了。
却浑然忘记,长孙家不是五姓七望,更加不是八柱国。
人家嫡系、旁系无数,长孙家才几个人?
想到这里,长孙涣露出坚毅的眼神,一脸正气道:“表弟,你说这个就见外了。咱们可是亲表兄弟,姑舅亲、辈辈亲,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我绝对全力以赴。
有半点犹豫,你大嘴巴子抽我……”
李泰露出笑容,“都是自家兄弟,表弟你这就见外了!舅舅身边可有什么异样?”
“异样?”
长孙涣想了想,“没有啊!只是听府上的管家说,我爹准备在郊外盖一座道观,为先皇祈福!”
为先皇祈福?
这话也就是糊弄普通百姓,都是千年的狐狸,说什么聊斋?
李泰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哦,对了!”长孙涣又道:“就是那座荒山旁边……对就是前些日子皇后不是找我爹要了一座荒山吗?”
李泰露出思索的眼神,他太了解自己这个舅舅了!
做什么事都有强烈的目的性。
…………
永徽布坊开业大吉,库存的紫布一扫而空。
还有无
第132章 狗皇帝也太没出息了,这才到哪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