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听旨。”
“微臣在。”
孔秀上前听旨,心里也是不太确定,对匈奴开战是否会被应允,毕竟这要举国的财力支撑。
“孤命你带领三万死士前往边疆,与蒙田一起击退匈奴,扬我百臻王朝国威。”
寒帝明白孔秀的心意,之前的边疆之行,孔秀的表现寒帝很满意,他还是很看重孔秀在武道方面的成就,毕竟他就是以武起家。
“微臣领旨,定不负皇上所托,更要让匈奴知道我百臻王朝的力量,不破不还。”
孔秀心里很激动,更是许诺下战胜,他高兴的不是带兵打仗,而是长达多年的匈奴之乱,终于有机会解决,这对百姓尤为重要。
战场的厮杀,每一秒都有活生生的生命流逝,不要看孔秀打了几场胜仗,但心里对战争很是排斥,心中有牵挂最不愿看到流血牺牲。
有了寒帝的旨意,朝堂上的讨论正式有了结果,反对的文臣也转变了观念,尤其是齐卫,直到退朝时,他的脑袋依旧沉浸在之前和孔秀的讨论之中。
好比打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对于文武的道路又有了更深的看法,以前陷入一方道路的熏陶,所看到了都只是眼前的事务,这一次的打破是一个好的开端。
直到早朝结束,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即将对匈奴开战,这是一个庞大的过程,不过孔秀能掌管三万死士,这就让人不得不更加重视起来。
一些大臣甚至明目张胆的邀请孔秀到家里做客,或者发现珍宝邀请孔秀去观赏,更有甚者,想要给孔秀送去军队的人才,方便训练死士。
不过这些都被孔秀拒绝了,没有一个人受到孔秀的待见,而这一切都被后面的蒙宇看的清楚。
蒙宇太了解孔秀了,一个真心为国为民的人,怎会因一点小利益而动摇,这个时候想要巴结,已经为时已晚了。
大臣们激动的想要和孔秀扯上联系,不少人簇拥着孔秀,很多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的利害,你来我往中,谁也没有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看着群臣的动向。
这个人正是寒帝身边的红人,有官职在身的寺人,赵腾。
“没想到孔秀如今的变化如此之大,照这个势头下去,寒熙成为太子之位的事又将出现变数,看来有些事需要提前了。”
赵腾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心里感受到一股很强的压迫,让他不得重视起来,眼下局势不明朗,也是危机最大的时候。
要不是赵腾和寒熙要避嫌,赵腾早已经在前往寒熙府上的路上,赵腾的野心可不只是寒熙,背后图谋的才是他的目标。
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赵腾还在会在孔秀和寒熙之间选择寒熙,没有其他,就是为了以后的种种,是一盘提前准备的“战争”。
当日下朝之后,有人欢喜,有人严肃,每个人心中都在计较着得失,最严肃的莫过于当朝宰相李斯仪,他的心思可是比任何大臣都要缜密,并不冲动。
......
另
第77章 为时已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