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已是杨迁率先锋营在荆州城郊秘密驻扎的五日了。
这日夜里,他终于等到了后方全速赶来的二十万征南联军。
至此先锋营终于与中军会师。
上将军白起见到这个由自己亲手提拔,且十分看重的小辈时,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
一代儒将骂起人来文绉绉的,在江家受过几年书本熏陶的杨迁虽不能全数听懂,却也能明白其中要义。
上官这是在说他只顾自己先锋营夺城有多么的勇猛,砍杀叛军有多么的痛快,完全不顾二十万中军在后方日夜兼程,追的腿都快跑断,末了还等帮他稳固奉渝等三郡的防线。
杨迁此番加急行军,连夺三郡本就是心中藏私之举,自是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认了错之后,又与上官说起了攻城的经过,以及此番能连夺三郡的两位幕后功臣。
“白将军,举贤不避亲,这位便是我兄长岑殊,乃是线上攻城良计之人!”
他将被征南联军的众将领淹没在身后的岑殊与蒯通给拉到了人前,郑重其事与白起介绍:“这位乃是在荆州城中蛰伏多年,建立了民间爱国组织聚义会,更是率众潜入叛军的爱国志士蒯通!”
这十几日里,杨迁每日必发三份军报,言明战况与战果,更是像催命一般的要求后方行军速度。
是以白起对这两个频繁在军报上出现的名字并不陌生,也粗略的了解到了他们的身份背景。
如今见到了两人的庐山真面目,心中更是感慨后浪英雄辈出!
他素有爱才之心,当即就允诺了蒯通的官职。
“蒯通深入敌营,忍辱负重之举,当属我沧澜男儿的楷模!既你志在报国,本将军便封你为正八品建忠骁骑尉,暂且编入先锋营。待到此战尘埃落定,本将军定会将你的功绩如实上表圣上,聚义会众位义士的军功亦不会被埋没!”
雄心壮志终有报,蒯通闻言不禁眼眶一红,喉头哽咽,几欲落泪,抱拳重礼:“多谢上将军!”
“忠义之士无需多礼!”
白起将他扶起之后,转而又看向了弱冠之姿的岑殊,问道:“听闻你志在科举,不知此役之后,你可有从军的打算?”
岑殊不卑不亢的回答:“回禀上将军,子承父志,小子绝不改变初心!”
白起原本以为他会走捷径,没想到竟会听到一番斩钉截铁的拒绝,心中更是高看了岑殊几分。
第422章 联军会师兵临荆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