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无良策吗?”
刘备看着下方的关羽、简雍等人,神情焦虑。
此时,他很是感慨,为何手下一众班底中不能多些像陈宫、杨弘那样的人。
关张虽勇,可谋略方面还是不足。
简雍、孙乾虽然言辞犀利,却提不出有用的策略。
陈登,却是在徐州,没在广陵,音讯不通。
恢复汉家统治,成就一番大业,怎就这般艰难。
刘备心中感到一丝惶恐。
“大哥莫慌~”
关羽挺身而出,对着刘备说道:“弟有一提议。”
“说来听听!”
刘备见关羽出声,顿时欣喜。
“听张牧等言,前几日山中护粮队在木桥上时,将搬运不走的长竹丢弃在泗水河内,不知可否将丢弃在泗水河的长竹找回?”
“只要找回丢弃的长竹,就可解我军的燃眉之局。”
关羽朗声说道。
听关羽这般一说,在场之人频频点头。
“关将军说的在理。”
简雍出列,说道:“长竹要么沉河底,要么沿着河道下游飘走,停滞在泗水河浅湾处,我们派人去寻找,一定能寻得部分长竹。”
听关羽、简雍这般一说,众人顿时交头接耳,纷纷赞同。
长竹体型大,目标显眼,只要还在河道内就很容易被发现。
广陵处在泗水河下游,即便河流湍急,长竹被冲走了不少,可总是会有零星的长竹,被阻滞在浅滩或是在河流缓慢之处。
关羽这个提议提得非常及时,无论找到多少根长竹,都代表着一份希望。
再不济,也不至于发生饿殍满道、人互相食的惨景。
“二弟提得好,只要找到剩余的长竹,我军就能有一战之力。”
刘备搓着手,在主位上走来走去,内心显得十分激动。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一个稍微靠谱的建议。
“可是,主公,即便能找到丢弃的长竹,我军在广陵也仅能支撑几天时间,几天后,我军又该如何?”
文臣中,孙乾却是站起身,对着刘备轻声问道。
是啊,即便找到吃的,粮食几日时间就能吃完,吃完后还不得陷入同今天之前一样的格局。
这也不是个办法呀。
而今之计,要么求援要么投降,仅此两条路而已。
求援,向谁求?
袁绍、公孙瓒,那也太远了,中间还有曹操阻隔,远水解不了近渴。
投降?
向谁投?袁术?吕布?
无论是谁,以刘备一代雄主之姿,实在是不甘心。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刘备军的困兽之斗?
众人沉默。
似乎投降是唯一解决的方法,只是,除了刘备,在场之人,谁敢提出“投降”二字?
大厅中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能够听得见。
刘备坐在主位上,沉思良久。
他缓缓的站起身,神形萧索的说道:“目前,还是先把泗水河内的长竹找到再说吧,再等几天,我们再决定。”
深深的无奈,萦绕在他的心头,他似乎做了决定,只是还没到最后时刻,他不想走那一步。
刘备转身,欲返回卧室休憩,连日来的安抚军民,已经很是让他疲惫。
百姓们张口问他要粮,手下士卒们问他要粮,可他也不是万能的,哪里能凭空生出粮食来。
若不是一帮手下忠义,换个主公,只怕早已发生哗变了。
刘备心身疲惫。
“主公,张牧有一提议,不知是否可行?”
座下,张牧站起身,快步来到厅中,向着刘备禀告。
刘备本欲走,见张牧现身出言,忙止住脚步。
“你且说来听听~”
刘备轻声道。
不过,他内心之中,并未当回事。只当是张牧为争表现,在众人面前多露露脸而已。
关羽、简雍、孙乾都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他一未及冠的少年,能有什么好主意。
即便上次献上“长竹护粮计”,也只是些小聪明而已。
“少年郎,立了大功,经不得夸,难免有些浮躁。”
刘备想道。
他不期望张牧能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听他一言,只是不想让张牧尴尬而已。
然而,张牧却是神情凝重。
“主公,我军可否南下江东,向江东发展?”
张牧正视刘备,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话一出,顿如晴天霹雳、打在众人的心窝。
又如四面墙壁的囚牢,突的开了一扇窗,让人眼前大亮。
江东?
江东!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江东,虽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可袁术主力不在江东啊。
袁术主力大部驻扎在寿春一带,江东却是鲜有兵力驻扎,以刘备只之能,打下江东,并不是难事。
此时,孙坚战死,孙策投靠袁术,整个江东之地名义上都依附在袁术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们之前只想到,南
第42章 江东策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