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不会用弓就不要用,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桥蕤在张牧身后冷眼看着,讥讽说道。
张牧才懒得理他。
瞧见陈纪仍然大步冲来,张牧以弓当枪,大喝一声:“冲杀”。
他的身形如同利箭一般,快速冲向陈纪。
“来得好,某正防着你呢~”
陈纪一个侧身让过,反手便是一刀,可惜张牧速度太快,没碰着张牧一点身影。
“哈哈哈~”
即便如此,陈纪也是乐得直笑:“小子,你那招不灵了,老子不会再上你的当。”
张牧冷哼一声,鄙夷说道:“真是不知死活。”
“不好,小心黄梁上那支箭。”
张勋待在两侧,突然出声提醒。
说时迟那时快,之前张牧射往黄梁上的那支羽箭,蓦地打了一个回旋,而后朝着下方的陈纪飞去。
陈纪得到提醒,转身大力一劈,只听见“铛”的一声,箭矢擦着他的脖颈而过。
一条血痕在其脖颈逐渐显现。
陈记犹不自觉。
“弧箭术!”
纪灵口快,内心震惊。
“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弧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呀,箭矢射出后根本判断不出他的方向,还真是防不胜防。”
“小小年纪,居然是会弧箭术的神箭手,陈纪这次,估计又要栽了。”
两旁的群臣交头接耳着,发出赞叹。
陈纪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
他摸了摸脖颈间渗出的血迹,脸色凝重。
对于弧箭术,他还是知道的。
曾经他也碰到过一位会弧箭术的神箭手,两人一番交手后,他才知道,若是自己全身心的防备,一支弧箭术还伤不了他。
只是刚才应对得太过仓促,不然,他一定能把来袭的箭矢劈落。
可是,若张牧能连发弧箭术,他可就不能抵挡了。
张牧的箭术具体如何,是他能否胜利的关键。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张牧向着陈纪再度抬起手臂。
“咻~”
一箭射出。
这当面一箭,陈纪不担心,箭矢的飞行轨迹清晰,很好判断羽箭的落脚之处。
可若是弧箭术,那就得打醒十二分的精神。
毫无意外的,箭矢偏向一侧。
然而,陈纪却是不敢大意,身形随着箭矢而动。
羽箭在空中绕了一个圈后,又再度朝着陈纪飞来。
“来了来了~”
陈纪心脏“砰砰”直跳,全神贯注的盯着飞来的羽箭。
可在这时,侧后方的张牧却是将手中弓换成长枪,对着陈纪小跑几步,到达一定距离后,口中大喝一声:“一往无前”。
枪锋凛冽,身若白驹,直扑向陈纪。
此时,陈纪正全身心的防备那支弧箭,哪里顾得上张牧的偷袭。
“陈纪,快躲开~”
张勋急得大叫。
可...已经晚了。
“噗呲!”
陈纪只觉得肩头处一股剧痛传来,接着又受到一股大力冲击,他的身躯不由自主的向前腾飞而去。
“嘭!”
陈纪重重落地。
“啊啊啊~,张牧,你不得好死~”
他捂着伤口,在地上嘶嚎打滚。
此间狼狈,引得周围观战的文臣武将不住摇头,唉声叹气不已。
这下好,经此一战,已然坐实了“陈纪武艺就是不如张牧”的事实。
张勋握紧着手上拳头,气愤不已。
“陛下,此人妖术、箭术诡异于常人,实在留不得,还请当庭杖毙于他,免得祸患无穷。”
张勋随即向着袁术跪拜。
此时,15分钟的“言听计从”时间已然过去。
袁术恢复正常。
他正欲开口,答应张勋的请求,毕竟张勋与他关系匪浅。
张牧心中焦急。
一道无形无色的光束快速从其体内飞出,再次向着袁术扑去。
就在陈纪被“一往无前”击倒落败的那一刻,张牧又受到了陈纪和张勋两人的无尽恨意。
他的神功值再度暴满,并在瞬间弹出了“护体神功”和“言听计从”两个选项框。
这一次,张牧还是选择了“言听计从”。
“叮~”
“‘言听计从确定施展对象:袁术;施展成功。君主袁术无条件听从宿主张牧的命令,持续时间:15分钟。”
命悬一线的系统声音及时的弹现出来。
张牧顿时狂喜。
“让张牧说话,听从其言。”
张牧快速在脑海中下达这个命令。
袁术微微抬头,看向张牧。
“陛下、陛下,此时杀了张牧,于寿春困境有何益?不若听我一言,我有一法,可解寿春之困~”
此时,张牧大声呼喊起来。
其声之大,响彻整片宫殿,震得附近的文臣耳朵“嗡嗡”作响。
他这番声嘶力竭的叫喊,倒是符合其面临死亡时的挣扎状态,并未引起在场众人的怀疑。
可是张勋却怕生变故。
“陛下,不可听其妖言惑众,杀了他,自可一了百了,大震我军军心。”
张勋心中焦急,向着袁术催促道。
“陛下,此人留不得。”
杨弘也在一旁附和:“大战将起,不若以此人之人头祭天,悬挂于城门之上,以表我军拳拳抵抗之心。”
“该死的张勋、杨弘,你们俩就这般欲置我于死地?!”
“哼哼!不过你们的君主袁术这会是不会听你们的。”
张牧心头冷笑。
他正欲让袁术出声驳斥二人的话,旁边却是闪出一人。
“陛下,如能解寿春之困,听他一言,又有何妨?”
“此人若有谋划,解我寿春之难,杀之,岂不自断退路?且杀一人,于大局无益,陛下为寿春之主,当为寿春考虑,切不可再听张勋、杨弘二人之言。”
阎象言之凿凿,在大殿上慷慨激昂,直斥张勋、杨弘二人。
张勋、杨弘二人顿时大怒。
“阎象,你我几家世代交好,一定要这样撕破脸面吗?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没必要弄得这么僵?你脑子是不是烧糊涂了?!”
张勋对着阎象破口大骂,心中极度不满。
“吵起来了吵起来了~”
张牧大喜。
这阎象真是神助攻,他想说的话,全被阎象说完了。
阎象,袁术称帝时,曾向袁术谏言:“昔周自后稷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眼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可以说,在当时,阎象是唯一一个能够看清局势的袁术部属。
第121章 劝降袁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