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入空间,书桌上放着书,还有食物。
      清淡的米粥,点缀着淡粉色的虾仁,用绿色荷叶状的瓷碗呈着。
      弈泷动作娴熟的将手里的瓷勺过了水,递给余婉婉:“先吃点东西再学习吧,今天折腾了一天,你心情大喜大悲,吃一点清淡的虾仁荷叶粥。”他人长得好看,做这些像是在表演艺术,也让人觉得好看,又心静。
      “荷叶也能吃吗?”余婉婉坐在弈泷的旁边,接过了瓷勺,一股荷叶的清香游入鼻尖:“好香。”
      “只是借荷叶几分香味,并不吃它。”弈泷拿起一本书,封皮上写着《心理学概论》,翻开一页:“慢慢吃吧我给你念书听。处理你的家人,要先和你自己和解。”
      余婉婉下意识的想要道谢。
      弈泷的手指拦住了她的嘴唇:“你是我的唯一,不需对我道谢,好好吃饭。”
      “好。”
      弈泷看似是随意翻了一页,开始念读:“斯德哥尔摩效应(stockholmsyndrome),是心理学中的术语。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在犯罪行为中受害一方对加害一方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一方的心理情结。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受害者(人质)对施虐者(绑匪)产生依赖心、怜悯、同情,表现在行为上甚至协助施暴者。
      这种受害者对加害者在心理上产生的依赖感,主要源于其生死被绑匪一手操控,只要能幸免于难,他们便认为是绑匪给予的恩典。而绑匪的安危便是人质的生死劫,于是人质潜意识里把绑匪的命运当成自身的命运,把绑匪的安危视作生死攸关。于是,人质将绑匪与自身视为“我们”,反而将警方视为“敌人”,与绑匪同仇敌忾……”
      “施暴者,救赎者,受害者,扭曲的依恋……恰似在这个家庭中,余国栋,我,还有妈妈扮演的角色。”
      弈泷没有回答,只是继续念:“:第一,人质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第二,人质处于无处可逃的绝望之中;第三,绑匪控制了信息来源,人质获得的信息是经过绑匪遴选的,绑匪和人质获得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第四,人质会不时地得到绑匪的小恩小惠。在上述四个条件同时出现的时候,“斯德哥尔摩效应”就有很大几率在敏感脆弱的人心理上发挥作用……”
      家暴的威胁,早上一分钱都没有,无处可去,没有手机,所有的消息都是来自于家暴的人,但偶尔又能得到好脸色,不挨打,过生日的时候,一碗加了鸡蛋的面。
      余婉婉的勺子逐渐停下,听的入了神。
      一夜的学习,从此刻正式开始。
      一夜,余婉婉完成学习,并在弈泷的指导下用论文的形式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妈妈的处境。对把妈妈带出困境有了更多的信心。
      醒来时,她发现王桂梅不见了。
      手机里有王桂梅发的消息:“你爸爸弟弟没人做早饭吃,我回去给他们做饭了,婉婉,你有钱,我就不操心你了。”
      余婉婉拿着手机,上扬的眼尾耷拉下来,用眼睛叹息了一次。
      “算了,慢慢来吧。”
      今天是星期一,联考的日子。
      因为是联考,提前准备了位置,所以没有教室给他们上早自习,早自习就被取消了,可以最晚九点钟到校。
      余婉婉的家离学校最近,四个女生一起在余婉婉家学习到了八点半,一起出发掐点到了学校。
      四个人分到了不同的考场,约定考试之前在校门口集合,但因为余婉婉火了,又改成了余婉婉考场的门口。
      余婉婉到的时候,赵碧水,陈慈,王倩已经都来了。
      陈慈一眼看到了余婉婉,真心地说:“感觉你今天憔悴了好多,但是反而更漂亮了,这是颓废美?”
      憔悴是真的,变美确实因为加的颜值的潜移默化。
  &nb

第76章 考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