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闹了一番寂寞后散场,李娇迫不及待的把爸妈拉到屋后,端出泡了已经咧开嘴的绿豆。
      “跑这么多绿豆做什么?绿豆粉丝?”周美珍喜欢看抖音,记得做绿豆粉丝的时候,要先把绿豆泡一下。
      “做啥粉丝?要吃粉丝我不会直接从超市拿出来?”李娇白了妈妈一眼,“不知道了吧?长豆芽卖。”
      “嗯?”这个可以有。
      李修昌和周美珍对望了一眼,还是女儿机灵啊。
      “只是现在可以做买卖吗?”周美珍有点担心,“要不再等等?”
      现在是一九七六年八月初,再过一个月一个伟人就要驾鹤西去,然后再一个月,那个什么帮就要被粉碎,一切就会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与其冒着风险,不如再等等?
      “等什么等?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吃块肉喝口鸡汤,还要偷偷摸摸地,这日子我一天也不能忍。”李娇说完,连忙看看弟弟,还好,那个没心没肺地并没有跟过来。
      “其实也还可以。”李修昌寻思着说,“这捂豆芽、做豆腐一类的,在农村集镇,一直都没有禁止,因为这也属于自给自足,只要范围不大,应该不属于资本主义尾巴。”
      “是啊,我听你们讲过,有个远房姑奶奶家就是祖传捂豆芽的,从旧社会一直做到新社会,又一直做到改革开放,然后靠这个发了财,成了你们那里第一个万元户。”李娇说。
      “是了,这我怎么竟然忘了呢?”李修昌想起来了,“他们家捂豆芽的技术最好,一直只在一个小集市上卖,改革开放后走了出去,买卖越做越大,最后搞批发。别看一个小豆芽,也蕴藏着商机无限。”
      “得了,你就会马后炮,要是女儿不说,你怎么没想起来?还天天说要白手起家,我看还是女儿厉害。”周美珍看着泡的绿豆,“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怎么做?当然是我来做了。”捂豆芽的技术不算复杂,但每天必须浇数次水,而且不能见光,否则豆芽就会发红,甚至发绿,绿色的豆芽尽管也能吃,但卖相不好,而且还带有微微的苦味。
      这个李修昌最擅长了,他一拍胸脯:“以后浇水的活,全我包了。”
      “爸,不要逞强,还是我们三个一起来,不,四个一起来。”李娇指了指在前面玩的弟弟,“不能惯着他,男女平等。”
      “必须平等啊。”周美珍也看了看那个儿子,不,就是自己的儿子。我们三穿过来,沾了他爹娘还有姐姐的身体,总不至于把他一个人孤立啊,那算什么?
      三个人说笑着,立马做了分工,决定以后每天泡五斤绿豆,这个季节的温度,大概三、四天就能长成,这样每天都可以有五、六十斤的豆芽卖。
      就这样,连续几天,大人起来打早工的时候,李娇就起床,带着弟弟和杨思博一起去山里捡蘑菇,然后回来种菜、浇水,给绿豆浇水。
      周六的晚上,借着月光,几个人看着长势喜人的绿豆芽,李修昌说:“我估计这五斤绿豆能发出六七十斤豆芽来。要不要打个赌?”
      “谁和你打赌?像个孩子似的”周美珍白了他一眼,“我才想起来,明天起早去卖绿豆芽,你的秤呢?没有秤怎么卖?”
      是啊,这个问题竟然忘记了。
   &nbs

第29章 上集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