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送她们回去?”不会是在家吃不饱饭,故意来蹭公家饭的吧?
只是这年月连干部开会都要自带米或者钱和粮票,哪里能挤出他们的伙食来?
“快了,已经联系上他们的亲戚了,一会儿就来接他们走。”民警说道。
李娇松了口气。
“你这蛋糕哪里买的?”民警闻着很香,想起家里的孩子,还没吃过这样的蛋糕呢。
“我一个亲戚送的。”李娇说。
“问问你亲戚,哪里可以买到。”这年月物资匮乏,连民警也觉得这是好东西。
不用问,哪里都买不到。
李娇觉得这是个好商机,要是能长期卖蛋糕的话,那比卖豆芽省事多了。
这年月,虽然大家都穷,但是有固定工作的,比山区纯种地的,经济条件好太多了。
就像这些民警、供销社、粮管所的工作人员,家里生活应该都不成问题。
可是整个时代都物质匮乏,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好东西啊。
“你要多少?我等会儿回家及帮你问,要是方便的话,我直接就可以给你带过来,明天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到这边卖豆芽。”李娇说。
“想要多少都有吗?”民警问。
“那不一定呢,要等我去了才知道。”李娇说得煞有其事。
“那这样,要是有现货我们帮你先带个一两斤尝尝,要是孩子喜欢,以后再带就是了。”李修昌说着,跟民警打招呼,“就这样说定了,我还要赶回去上工。”
杨思博没说话,心里却在纳闷,总觉得李娇这人很矛盾。
对贾春花姐弟似乎很冷漠,但对其他人又很热心。
李娇和李修昌却在想着别的心思。
有了固定生意,一家人讨论过,决定每天要泡十斤黄豆。保守点,一天也能产一百二十斤到一百五十斤的黄豆。
一天就能收入六到八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有二百多块的收入。
一千块钱就能建三间瓦房了,按这样算,新房指日可待。
只是绿豆芽只能夏天卖,因为绿豆芽是凉性的,而且天气冷下来,长得不快,效率低,这样也就不合算了。
当然,到时如果没有别的营生的话,可以捂黄豆芽。
到村口的时候,遇到了李修昌的堂哥李修根和他老婆贾克平,两个人急匆匆地迎面过来,见到李修昌,连忙招手。
“修昌,你能不能送我们去镇上,我们要去接亲戚。”贾克平说。
李修昌停下车,看看女儿和杨思博:“你们俩走回去吧。”
“没问题。”李娇跳下车,既然到了这里,就要与周围的人处好关系,不至于像昨天一样,有事的时候都找不到几个可以托付的人。
杨思博也轻快地跳下了车,把车里的所有东西全部拿了下来,这样,三轮车上就有更多的空位了。
“上坡的时候你们要下来帮推着啊。”这毕竟不是电动车,李娇舍不得老爸太耗精神力。而且这三轮车带一两个人可以,也不能像小汽车那样塞好几个。
第39章 李美的矛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