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他们拿到题目,却傻了眼:“这是啥啊?哪有这么多物质一起起反应的?等号前面七八个,等号后面七八个,这怎么配?你不会是故意瞎写的吧?”
这样的化学方程式压根就没见过,完全超出了认知范围。
王老师抢过试卷:“傻了吧?要是你们能做出来?我能不会?还说我故意瞎写,我告诉你们,这是我们在县里培训课上的题目。”
然后又和颜悦色地对李娇说:“你看看会不会?”
几个老师面面相觑,这王老师也太会为难孩子了,这种题,她怎么可能懂?
李娇拿过题目一看,心里有数了,这题目,不难。高中上实验班时,参加奥林匹克竞赛集训,做过比这更复杂的题目,十几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十几种物质,那个配平,才是真的难。
李娇拿着纸,真要写答案,王老师有心让其他老师一起研究,就让李娇在黑板上演算。
李娇很听话,在黑板上认真地写上了答案,然后把自己的解题思路也简要地写了出来。
王老师一边看,一边思考,以前一直没弄懂的地方,终于有点理解了。
就在这时,响起了打铃声。
“好了,李娇,你今天就教到这里,我们去上课,剩下的交给王同学自己去理解。”李娇的化学老师揽着李娇的肩就走,把正在兴头上的王老师晾在办公室里。
“好,你去上课吧,我再研究研究。”王老师被打趣,一点也不生气。倒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
以后有教学难题也不怕了,这不是有神童可以一起探讨么?
李娇走后,办公室不管是教文科的还是教理科的,不管是小学老师,还是初中老师、高中老师,都围上来,看这道题目。
本来是毫无头绪的,可看着李娇的解题思路,一个个竟然也都慢慢懂了。
“看看,什么叫神童,这就是。不但自己会做,也能把别人教懂。”老师们开始感叹。
“真想不通竟然有这样聪明的孩子。”
“李修昌尽管教学水平不错,可他似乎还没有他女儿厉害。”
“可不能这么说,他女儿这么厉害,也不可能全是那个京城的学生的功劳,跟李修昌平时的教导和潜移默化一定也有很大的关系。”
“李修昌不做教师可惜了,应该把他继续请到学校来。”
……
中心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还真把这话听进去了,经过商量、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向李修昌伸出橄榄枝。
李修昌进入车辆厂,没几天就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是根据后世的那种遍布全球的管理体系建立的。
但是更简洁,易操作,更适合这个时代。
周美珍也建立了类似后世的excel表,虽然无法用电脑操作,但是很科学。
周美珍已经跟大哥通上了电话,大哥告诉她,现在他身体基本已经康复,现在正在帮助那边的企业恢复生产,那边企业人手不足,好多生产链、
第90章 差别为什么这么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