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国子监,国家栋梁?[1/2页]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毕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九章:国子监,国家栋梁?
      赵琮的想法,比起新政,还要来的更为的疯狂。
      并且,他不再是一位内实外虚的君王。
      他的锐气,都显现在了刀锋之上!
      欧阳修沉默良久,随后,他沉声道:“太子殿下,这话,以后不要说了!”
      “至少,在您登基之前,不要说了!”
      此时,欧阳修很想用一块布将赵琮这块璞玉遮起来。
      等赵琮登基之后,他再掀开这块布,并且哈哈大笑的嘲讽那些保守党。
      “看,这他么是我们的人!惊喜不!”
      赵琮淡笑,继续坐在书案前。
      下午,欧阳修叮嘱了赵琮几句,匆匆离去。
      他要回去写折子,让官家尽早退位!同时,加强太子殿下身边的防卫。
      赵琮得了赵祯的旨意,可以随意出入国子监,并且赵琮名头上挂了一个国子监司业的名号。
      一大早,赵琮就赶往了国子监,他来国子监的目的也很简单,来看看有没有未来的大人物们。
      大宋的官职都是用科举制和恩荫制选拔的。
      科举制大家都知道,而恩荫制就是,祖上有功于朝廷的大臣,子嗣可以年轻的时候送进国子监读书。
      等待结业之后,就可以入朝为官。
      这所国子监叫东京国子监,还有一所洛阳西京国子监。
      国子监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余人,都是官员之子。
      范仲淹实施庆历新政之后,就一改国子监当时的教育系统,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
      改变了之前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
      变成了,讲事务,重实际,重经义。
      不得不说,有了文正公的改革,国子监的风气确实好了不少。
      得知太子殿下前来,国子监祭酒徐志中那是早早地就等待在国子监门口了。
      “去去去,哪来的家伙,挡在国子监的门口!”
      徐志中看到一个身着青袍的少年走上来,顿时有些不耐烦的驱赶道。
      赵琮有些愣神,他用扇子指了指国子监的大门,问道:“这不是国子监吗?”
      不耐烦的徐志中哪有心情回答这问了跟白问一样的问题,一张老脸有些焦急的道:“不认字啊?”
      “额……。”赵琮也呆住了。
      对啊,自己不认字吗?
      那不写着国子监吗?
      还问人家,贱不贱!
      “我说你没事别在这站着了,去一边行不行?”徐志中推推搡搡的道。
      说完,还从袖子里掏出两个铜钱:“拿去买糖葫芦,别在这挡着。”
      赵琮乐了。
      这徐志中倒是个妙人。
      “既然是国子监,那我就没来错了,你就是国子监祭酒徐志中?”赵琮淡笑问道。
      徐志中先是身子一抖,随后这才正儿八经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赵琮。
      这一打量不要紧,差点给徐志中吓得大腿根都软了。
      那张有些玩味笑意的脸,像极了官家啊。
      “太太太……,太子……,太子殿下!”徐志中一个踉跄差点摔下去。
      赵琮拉住了徐志中,笑道:“徐祭酒何必多礼啊,这样的大礼,我可受不了。”
   &nb

第9章 国子监,国家栋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