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 赵允言的算计,太子误国?[1/2页]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毕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二十九章:赵允言的算计,太子误国?
      “殿下,咱们这么做,真的值得吗?”韩维咬着嘴唇,有些不解。
      赵琮深呼吸一口气。
      苦笑一声。
      “但愿值得吧!这样一来,便可掌握禁军和军械……。只有掌握这些,才有说话的权利。”
      “在孤看来,拳头大才是话语权,而唯有作为国之根基的军事稳定了,改革才会稳定……。”
      预先攘外必先安内,而欲要改政治,先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这是最浅显的道理。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站在道德巅峰去指责别人,别人还乖乖认怂的。
      更多时候,只有武力的威慑,才是你和别人平等对话的基础。
      要知道,不要脸的国家,可大有人在。
      任宽急匆匆的上来。
      这几日的任宽可是要疯掉了,整个汴京城的布防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先是在城内布防,后来又转防城门,不到七天他感觉自己嗓子都要没了。
      他只是个小将门出身的将领,没什么大的靠山,再说了,什么靠山比的了当今太子?
      如今官家不理朝政,朝政几乎都是太子在处理,某种意义上太子就是最大的靠山,他任宽也算是,身在福中吧。
      “殿下,叛军要攻城了。”
      赵琮嗯了一声,淡淡道:“此战你的任务很重,办好了,你之前的罪责既往不咎,孤还会赏赐你一场富贵。”
      “虽不至于让你位列公卿,却也足够你富贵一生,若是你有骨气一些,将来再挣些功劳,想要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任宽激动了,身子一颤立马欲要跪地谢恩,却被赵琮一把提起,赵琮淡淡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别动不动就跪!你是大宋的军人,要有军人的风骨。”
      “是!卑职遵命!”任宽咬牙,极力的想要控制自己的喜悦。
      因为这场叛乱,汴京城的运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好在这是汴京城,军械足够,任宽带人防守了一下午,以弓箭和滚石顺利的抵御住了叛军的攻城。
      城外灰山,赵允言经过这些天的激动和兴奋之后,终于能够控制自己的喜悦。
      “王爷,想要短时间破城,怕是只能……。”
      赵允言白了那武将一眼:“孤说了,这不是造反!只是把赵琮小儿逼走罢了,真的要是造反,满朝文武大臣哪个会真的归顺于本王?”
      “赵琮下台,孤当太子!这是最好的结果。”
      赵允言也不是脑残,真正造反的话,那要杀多少人?满朝公卿谁会真的的归顺他?
      且不说赵祯这个叔叔他往哪儿搁,就说那些文官的口诛笔伐,就够他受得了。
      史书上写一个,赵允言篡位登基,得位不正,怕是他的坟会被赵氏子孙挖出来鞭尸!篡位,讲究的是一个名正言顺。
      赵允言毕竟活了这么多年,又是王爷之尊,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造反那是傻子才干的!
      除非是赵祯不仁,暴政天下,他造反才有几分成功的机会。
      不然,纯粹是找死。
      很快,赵允言就以武将的名义递出书信给汴京城的赵祯

第129章 赵允言的算计,太子误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