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卓在洛阳的行为让天下一片哗然,尤其是新帝登基之时一片腥风血雨更是震惊天下。
      消息传来西凉之时,黄佳成正在内府享受。躺在马云?的腿上,吃着谢婉儿送入嘴中的水果,看着朵儿真蜜跳舞,听着蔡文姬弹琴。
      这才叫人生,享受啊,腐败啊。啥叫神仙,这就叫神仙。
      洛阳登基流血事件传来,西凉官员不敢拖延,急忙派人禀报黄佳成。可这让谁去可犯难了…………坏消息啊,黄佳成听到一旦爆发谁不怕啊。
      最后统一决定,赵云去。他身手够好,也和黄佳成交情最深,不拉你顶缸拉谁啊。
      赵云无奈只有去了,出乎他意料的是,黄佳成看到这个消息居然没有暴怒。反而是慌慌张张的拉着赵云就走,生怕让蔡文姬看见。
      “子龙,这怎么这么突然。前面洛阳方面来的消息一直有人保护蔡大人的啊。”
      赵云苦笑,我又不知道,我只是顶缸的…………“我也不知道”
      看赵云摇头黄佳成也不多问,当下找来蒙明,田丰,陈琳,郭嘉,高顺,张辽一干人等。这么大的事情确实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董卓居然这么大的胆子,废立皇帝他都敢。真是不知死活。”“在洛阳他杀的大臣还少吗?他的胆量可是大的很啊。”等等这些话题一发而不可收拾。
      黄佳成耐心的等他们声讨完董卓才慢慢说话:“诸位对现在的局势怎么看?我西凉是不是适合起兵进京勤王呢?”
      他虽然说的冠冕堂皇要进京勤王,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扯淡…………黄佳成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大公无私了。其实黄佳成心底里也确实不是勤王,而是给岳父蔡邕报仇顺便捞点好处。
      当然大家也是很有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黄佳成的心思。
      “主公,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已经是天怒人怨,人心尽丧。此时起兵进京,讨伐逆贼当是时也。正是顺天意,得民心之举。”田丰站了出来。
      看大家没有人反对黄佳成问到:“蒙明,那我现在起兵进京,兵甲物资可够用?”
      蒙明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得意的笑了:“这几年西凉休养生息,可以说是兵甲满库,钱粮满仓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军出征的一应使用随时可以征调。”
      黄佳成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高顺,现在出征,我西凉士兵能出动多少?”
      高顺默然计算一下后干巴巴的回答:“六万”
      “六万,那么多,大军都出征了那西凉怎么办?”蒙明开始吹胡子瞪眼了。
      确实,带出去太多了西凉谁来防守,虽然西凉平静了好几年,但谁能保证没有其他战事,西凉一共才六万多正规军,都带走了谁来防守西凉?
      “征召护军”高顺依然是那么干巴巴的。
      “护军?护军能管多大用?”大家恐怕都有这样的疑问了。
      郭嘉出来给高顺解了围:“护军现在的训练机制已经完备化,嘉曾经暗中视察过,这些护军都可以说是合格的军兵。一旦有了危险,从各地皆可征召护军,发给制式兵器铠甲就是完备的大军。”
      “现在若有危机,可以征召多少护军?”黄佳成发问了,他很好奇,以前关于护军的编制他是没有太关心过。
      郭嘉微微一笑,轻轻的伸出三个指头。
      “才二万,怕是顶不上多大用啊。”黄佳成只是叹气。
      “不,是二十万。”郭嘉纠正道“是二十万随时可上沙场的壮丁。”
      这一下可把黄佳成吓了一跳,二十万,那是什么概念。当年与黄巾主力决战的时候那二十多万黄巾都给他的是无穷无尽的感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二十万大军。不过这二十万却是民夫居多,想防御一下还好说,要是带着人马征战天下,估计会死的比较惨烈……这些人现在凑在一起估计比黄巾军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说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必然都过关,因为身体素质不好的根本不可能被选成护军。只是护军大部分只是用来维护地方治安的,和正规军一比…………基本可以算是民夫,他们不过是征召新兵的好人选而已。
      “二十万人,一下抽调了二十万壮丁那我西凉百姓的生活不是受到影响。”
      郭嘉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是有影响,但是不会很大。现在西凉有适龄男丁一百二十余万,人口四百七十余万。这些壮丁离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再说这些人也只是在紧急时刻才征用一段时间,又不是常年从军。”
      接近五百万,确实够恐怖的了,当年黄佳成刚接手西凉的时候西凉才三百五十余万人,还是他老爹多年努力的结果,他老爹暗中控制了西凉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才叫个惨不忍睹。西凉大地广袤无垠居然就只有一百六十万人…………
      就是黄佳成接手这才几年,人口数量居然多了这么多,真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不过黄佳成看看记录也不觉得意外,黄巾之乱在中原一直就没有停息。时不时的就能听到这里哪里有黄巾余孽。
      其中还有不少蛮有势力的,如黑山,白波,牛角,平汉,大洪,罗市,飞燕,白爵,于毒等等,势力小的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不过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从来不向西凉踏进半步。有黄佳成这个魔王在,他们实在没这个胆子。
      中原的战乱不休和西凉的和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黄佳成暗中控制的各地势力不遗余力的宣传,无数人移居西凉。尽管西凉保障充分,可是依然有无数人倒在了移民的路上,可谓通往生存的死亡之路了。
      西凉能给他们和平的生活,已经移民西凉的人带来了更好的消息。西凉官府给他们的承诺全部兑现,西凉的税赋又低,对所有因为战乱失去家园的人来说绝对是最好的去处。远归远,再远也阻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数人呼朋唤友,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的生活,只是有无数人再也无法看到自己的亲友了。
      现在西凉增加的这一百多万人里有一大半是不断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有安定的环境,有美好的前景,有大片的土地,最重要的是这里有生存的机会。
      黄佳成则是沉浸在这个让他震撼的消息里。二十万士卒,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钱粮支持,以高顺的才能必能训练成纵横天下的精锐之师。只是现在西凉养不起这么多军队,虽然这几年钱粮收入还算丰足,但是还要安排百姓生活,总不能不让百姓吃饭,全都拉来做军粮吧,那不是逼人造反嘛…………
      不过想想前景是多么让人激动,男儿在世,当提三尺剑,横扫六和八荒。有这二十万人做后盾,有了足够的地盘支持。天下之大,却有何人有资格是我的对手。
      正在黄佳成得意的时候内府有人禀报,蔡文姬听到了蔡邕被杀的消息晕倒了…………
      这让黄佳成很是恼火,自己藏着掖着,却还是被蔡文姬知道了,谁泄露的,知道了我要打死这个没眼色的。
      却也只好让大家都回去做出征的准备,具体的章程他们去办,黄佳成从不管这些具体事宜。他现在紧张的是蔡文姬,毕竟他对蔡文姬可是喜欢的不得了。
      慌忙赶回内府,却听到一曲琴音《伯牙吊子期》,一听便知是蔡文姬所弹。蔡文姬醒来了还能弹琴,看来应该没什么大事,黄佳成遂放心下来。
      这本是伯牙吊唁子期的曲子,这里却被蔡文姬谈来纪念他的父亲。曲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黄佳成微微一笑,在后院亭中坐下吩咐下人拿来瑶琴。
      手指轻动,也随着蔡文姬的节奏弹了起来。只是黄佳成对琴曲并不精通,伯牙吊唁子期曲中每小节的开始都有跨度抓弦套同度按弦的技巧,在这里蔡文姬可以流畅的弹奏而黄佳成应和的却很生涩,完全不能对比。
     &nbs

第25章 起兵伐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