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早晨五点,周同准时起了床,揉了揉因为宿醉而有些发沉的脑袋,坐在床上冥想了一会儿,还是要准备出门晨练去,这是他这半年来唯一坚持不辍的事。
      此时的苏州还被幽静而朦胧的黑色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的是沁人心脾的冷和纯净,乌篷游船隐隐约约的停靠在不远处的岸边,勤劳的炊饼店老板在温黄的灯下和着面......
      整个世界安静的只听得见周同跑步时的喘气声。
      都说早晨五点左右是人体基因编码完成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也是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间。
      周同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基因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安静的环境的原因,往往在这个时候,他总是一边跑着一边想着前世的点点滴滴,混杂着今生那些古色古香的人和物,观和感,复杂的不真切。
      其实对于二姐周芸昨晚所烦恼的周家生意上的事儿,尽管她没详谈,但周同多多少少还是猜得到的。
      这几个月的时间,虽说他从未过问过周家生意上的情况,家里的人也从不跟他讨论生意上的事,但周同还是从他们闲聊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许多情况。
      周朝自武则天登基后就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后又提高商贸的税率,所以就目前的商业环境来看可谓是艰难。再加上苏州两大家族郑家和王家又开始联手打压周家,周家最近的境况确实不容乐观。
      周家自隋朝起就是苏州的大家族,底蕴深厚,短时间内或许还能应付一二,但时间一长未必不会被郑王二家压榨的支离破碎。
      周家的生意涵盖及广,几乎方方面面都有接触,但主要的生意还是柜坊和粮油两个方面。
      周家的柜坊叫做周庄,生意做得极大,在全国三十多个主要城市都有分店,是周家赖以生存的绝对根基。
      周庄的生意主要是周同他大伯周道业负责的,他大哥周才和二哥周恒也帮着他爹管理着柜坊事务,三人平时都很忙,周同也很少与他们碰上面。
      如今的柜坊主要经营的是货币和贵重物品的存储业务。
      周朝广泛使用铜钱,一些外地的客商由于常常是大额交易,携带铜钱很不方便,所以会预先把铜钱存于柜坊之中,要用时再凭借凭帖取出,在一些地方也可用凭帖直接进行交易,这跟现代的银行很像,只不过在现代的银行里存钱会给人利息,而柜坊不仅不会给利息,还会收取一部分的存取费用。
      另外柜坊也会经营部分借贷业务,缺少资金的人可以凭借房产、粮油布匹等值钱物品作为抵押来借钱,只不过年化利息至少都得在五十以上,高的还有两百多的,这些在现代看来全是高利贷,可在周朝看来却是太正常不过了。或许还有人感恩戴德只收了这五十的利息,真真是菩萨心肠。
      呵...时代环境不同,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便不尽相同。总体而言,还是底层的人民被压榨的太多了。
      例如生活每天给你一百个巴掌,但有一天突然决定往后每天只给你五十巴掌,那这生活就似有了“盼头”,感恩戴德自不必多说。
      相反的如果生活原本每天只给你五十个巴掌,突然一天要涨到一百个巴掌,往后的生活自然是“水深火热”。
      当然,这里所说的生活必然是要受到时代所处的环境影响的。例如社会的科技水平,官府的政策方向,以及整体的经济环境等等......原因复杂,在此便不多深究。
      周朝的柜坊跟现代的银行相比,功能性还是差了太多,但总的来说柜坊已经具备了近现代初期金融市场的一些业务雏形,是周朝商品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部分。
      至于粮油的生意则是他二伯周道方负责的,周道方只有二姐周芸一个孩子,妻子在生下周芸后就难产死了,他心灰意冷之下也没有再续小妾,全身心地扑在生意上面。
      周道方在周芸小的时候就因为忙于生意,少有时间照顾周芸,所以就托付周同的母亲代为照看,周芸在很长一段时间也相当于一直都是“散养”在周同家的,这也是为什么周芸和周同关系这么好的原因。
  &nbs

第5章 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