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时间紧迫,无法将肉按照不同的部分拆开再做处理,只能在保留大体形态之下,完成一餐绝美的饮食。
可能是由于周围武者总是喊着为了烤乳猪,为了烤乳猪的口号,自己的脑海中也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烤乳猪的模样。
额...虽然说这只野猪王有亿点点壮硕,但如果以自己龙体的大小来衡量,却也是乳猪无疑。
若是说起这烤乳猪,最早能追溯到地球华夏的西周时代,那时专门称之为“炮豚”,位列“八珍”之一,可见其多受食客喜好,甚至《礼记》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个和福建名菜“佛跳墙”颇为相似的历史传说:说是一猎户以猎取野猪为生,终日在山上打猎,而儿子在家饲养仔猪,由于贪玩火石而引发火灾,将整个养猪的茅棚付之一炬。
父母回来后,看到此情此景,正欲给贪玩的小儿子一个教训,可哪料到他献出一道烧的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烤乳猪。
尝了一口后,便被这炮豚特有的香气所折服,不仅没有惩罚儿子,反而发现了新吃法而手舞足蹈。
虽说历史传说具有夸大的成分,但是烤乳猪的风味也一定别具一格,而其中用香茅草做燃料的烤制方法也沿用至今。
此刻痴不胖已经将野猪王开了大膛,去掉骨头和内脏,又在从腔将骨劈开使之能平坦起来,去脑。
龙爪向下微微摸索,在第三根肋骨处停留,将其和扇骨用力一拽将其除去,又在臀部内侧肉厚处划上若干刀以方便入味。
而内脏,内膛,猪皮的处理方式各自不同。
为了掩盖腥臭的脏器味,痴不胖给用五香粉、八角、盐、糖均匀涂抹,又使用龙息使其快速风干,便于入味。
而内膛则用豆酱、红豆腐乳、芝麻酱、汾酒、蒜泥、白糖涂匀,猪皮则在用沸水洗净油污之后,用麦芽糖、白醋、熏醋、糯米酒调成的糖醋汁浇灌完毕。
做完这些,痴不胖用一小颗洗净的树苗当作铁叉,架着野猪王到事先搭好的炉子里烤了起来。
而香料与野猪肉的复杂香气,伴随着缕缕炊烟横扫战场。
正在打斗的武者和野猪不由得神情一滞,互相看了一眼后很是默契的同时停手,朝着香气飘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得益于痴不胖化龙后的巨大体型以及战场中央巨大的炉子,众人(猪)将痴不胖烤野猪王的画面尽收眼底。
武者们抹了抹溢出来的口水,喃喃道,“野猪王的肉真香!”
而野猪们也哼哼地说着,“嗯!虽然不愿意面对现实,但我大哥闻起来是真香!也不知道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于是,本来白热化的战场态势瞬间倾斜。
武者们闻到这野猪肉的奇香,士气大增,看向野猪的眼神都从谨慎变成了兴奋,得益于痴不胖的承诺,众人毫不怀疑自己战胜眼前的这一只野猪后定会有一顿无比美味大餐可以享用,鼻腔里的香气就是证明。
而战场四周的野猪看到自己的带头大哥被一头恶龙开膛破肚,哪里还有战斗的勇气,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但奈何武者并不愿意喂到嘴边的“鸭子“飞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同野猪群纠缠。
无奈之下,众猪只能各自为战,化整为零,
第五十六章 烤“乳”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