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4章 赈灾人选[1/2页]

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骨漏呱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皇和丞相等人商议了没多久,毕竟灾情紧急,容不得长篇大论,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派何人去。
      而在这中间,又数丞相公孙泰和太尉杜兴两人争得最激烈。
      公孙泰:“事关百姓,臣认为,应当派遣有经验的人前去为妥,之前二殿下于济郡剿匪有功,懂的如何安抚百姓,加之殿下身份尊贵,派二殿下前去赈灾,百姓心中可大定。”
      杜兴:“陛下,臣认为派二殿下去不妥,湖州水灾严重,必是乱象丛生,与其派二殿下去,臣认为不若让大殿下去更好。”
      公孙泰:“大殿下性情刚直,赈灾需怀柔,派大殿下可能不妥。”
      杜兴:“二殿下武艺不如大殿下。”
      公孙泰:“二殿下更好。”
      杜兴:“大殿下。”
      一旁众人:“……”
      他们两人争得太激烈,让其他人都没地方插嘴。
      最后魏皇嫌烦了,直接叫他们闭嘴。
      “好了,你们二人别争了。”
      魏皇看向其他人,“除了大殿下和二殿下,你们可还有别的人要举荐?”
      这就是不满意公孙泰和杜兴说的了。
      其他人沉默不言,都在思索该举荐谁去为好。
      毕竟,举荐赈灾人选这事不好干。
      救灾贵在得人,赈灾官员如果奏报踏勘不实、安抚治理不力,甚至贪污救济钱粮、中饱私囊,不仅会加重灾情,更会引起社会不满,而这时候举荐的人就一定会倒霉了。
      当然,赈灾真出现状况的那都是少数,大多赈灾官员还算中规中矩,贪污虽有,但一定不会加重灾情,顶多就是在小范围内出现点差错。
      赈灾官员去灾区,唯一要担忧的就是自身安危。
      不仅是天灾上的,还有来自周围人身上的各种压力。
      公孙泰之所以举荐二皇子去,盼的也不过是让二皇子于这次救灾中,在湖州树立威信名望,在陛下面前多露脸捞功劳了。
      而杜兴,他纯粹就是觉得体格子强壮的大皇子更合适这事。
      裴知默默站在一旁,并不是很想参与这种讨论。
      虽说治理水患这种事归他工部,但一瞧丞相和太尉争执的那样子,裴知都不太想掺和。
      反正不管如何,最后都是陛下拿主意,他哪怕没举荐,想必陛下心里都有数。
      除了担忧灾区百姓安危,裴知脑子里想的更多的,其实是重铸军备的事。
      毕竟因为商盟,国库现在有钱了,所以之前就在商议的军备重铸一事也提上了日程,在忙活完望远镜后,工部如今都在忙军备的事呢。
      裴知:【累啊,这工部的活儿,怎么感觉越来越多了……这军备估计得忙活个好几年,想找人分担……话说水部司那边的船,也不知道造的如何了……所以该派谁去湖州呢?】
      魏皇:你还挺忙。
      工部裴知如此,户部的齐惕守却要苦大仇深的多。
      【天爷,这冬季都要来了,怎的湖州还能出水患!刺史和三郡郡守都是吃干饭的吗!连连暴雨都不知道早早预备着?哎呦我的钱哦——】
      即便他面无表情着,魏皇也能透过他的面皮看穿他暴风哭泣的小心脏。
      嗯……齐卿辛苦了。
      眼瞅着没人举荐,魏皇又问了一声,“怎的?你们都没合适的人选了吗?”
      站边边上的

第204章 赈灾人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