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9章 叛变了?[1/2页]

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骨漏呱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说想跟大魏小孩一样,都能免费入学堂念书的别国小孩还真不少!
      到底这年头念书是个奢侈事儿,就算大魏免了束?,也多是有百姓因家中贫穷让孩子去不了学堂的。
      付不起笔墨纸砚的钱是一回事,让孩子去上学,家中少了劳动力又是一回事,反正就是穷闹得的。
      但穷不穷,上不上学的,总有人愿意排除万难想要念书。
      好比大魏国土之外的人。
      尤其是边关一带,无论是胡人,还是大梁人,亦或者是慕名远来的西岐、大宛人,因着离大魏近,他们常能从大魏人口中听说学堂的事儿。
      学堂里有什么事儿呢?
      无不过就是书本上那些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知识了。
      那些瑰丽美妙,富含真理的各种知识,对于心思不再纯碎,所做一切皆为生活的大人们而言,他们听了幸许只是恍然大悟,过后便继续生活了,但对于心思单纯、人生还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们来说——
      学堂,是能叫他们能攀登真理的奇妙之地。
      孩子们可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他们只知道自己也想要入学堂!
      凭什么大魏小孩就能随便入学,但他们不能呢?
      不就是只有大魏人才能上学吗?
      那他也成为大魏人不就好了!
      小孩的世界简单得很,知道只有大魏人才能入学,他们就开始在家中闹着自己是大魏人要去学堂上学了。
      熊孩子要打,不打不行!
      但熊孩子要是被打了一顿就安分,那他们就不配称之为熊孩子了。
      不是这里作妖,就是那里捣乱,被闹腾的长辈们很发愁,原本还不愿背井离乡的心思,在小儿的这种嚷嚷下,也多是开始偏移打岔,思索起真去大魏的可能性。
      毕竟,都是生活在边关一带的,大魏这些年啥变化他们能不知道?自己这边有人悄摸摸跑到大魏他们不清楚?两边边关百姓的生活水平对比他们不明白?
      ?悖?簿褪巧岵坏米约耗羌改兜匕樟恕
      寻常百姓可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有的甚至连头上的皇帝换没换人都不清楚!
      什么通敌叛国、逃窜背主啥的,得了,百姓们大字不识,压根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要上头的人能给他们安稳和平的生存环境,叫他们吃穿不愁,日子能越过越好,那他们才会拥戴感恩!
      而对比眼下自己的生活和隔壁大魏人的生活后,不少心思异动的人就更是动摇了。
      这有啥好对比的啊?
      只看看大魏人脸上那一日比一日嚣张的笑就知道,这群人日子比他们好上太多了好吗!
      连过去的流民大魏都会给安顿好,什么活儿什么地的,只要肯干,拿到大魏户籍跟房地都不是问题啊。
      所以他们还犹豫什么?
      早就该去了才对!
      别问为何大魏之外的人对于流民安顿一事知道的这么清楚,问就是大魏行商们在背后出了很大的力。
      而行商们为何会这般积极,全赖背后的四皇子指导。
      十皇子如今的生意是越做

第559章 叛变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