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大家进山捡山蛋蛋的最后一天,张氏和阿念合计三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犒劳一下大家辛苦的身体。
张氏和阿念觉得这几天大家都很辛苦,所以准备的也都是硬菜,一大盆的红烧肉,阿念又把前两天晒的腊肉拿下来一块,先是用水水煮,然后再捞出切片,虽然还没有达到透明的状态,不过阿念扔进了小石头几个嘴里几片,还是惹得几个孩子吃的满足。
“阿念姐姐,这个好吃!”
“对,二姐,原来黑黢黢的猪肉做出来味道这么好!”
说着苏长雨又伸手从菜板上拿走几片肉,和小石头跑开了!
凤兰婶子笑骂道:“这肉咋这样香!”
阿念也不自觉的嘴角上扬,这样的日子平静而美好,正是自己在后世得不到的。
阿念又重新低下头,把切好的腊肉和蒜苗一起炒。
翻炒几下,整个腊肉的香气就充满了整个灶房。
桂芬和凤兰还有张氏都不约而同的嗅了嗅鼻子。
“阿念,你这脑袋瓜子怎么这么好使,我们还都是第一次见过这样的猪肉呢,你娘和我们说的时候,我还担心白瞎那一半的猪肉了呢!”
桂芬在一旁打趣道。
阿念抿嘴一笑:“婶子,这叫腊肉,风味独特,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保存,等一会你们走的时候,都带一块回去!”
虽然腊肉的风干时间还很短,但是阿念觉得味道已经很不错了。
也许是野猪肉的本身肉质的原因,才几天口感就已经非常的正宗了。
饭菜已好,摆满了满满的一桌,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围桌而坐。
就在三家人坐在一起吃得正热闹的时候,阿念的二表哥赶着马车到了。
他给阿念送来了阿念要的小坛子,阿念又顺便和他说了一下自己的价格,至于铺子里要卖多少,那就要看吴氏的决定了。
张氏张罗着让她坐下一起吃饭,但是被他拒绝了。
他说是吃过饭来的,要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上路,不然就不好走了。
张氏回头看了看自己家的三间破草房,确实是没有留宿的条件,就麻利的把自家的腊肉和一些其他的东西捎给吴氏他们吃,也就挥着手送他离开了。
阿念偷偷的趴在张氏耳边说:“娘,别难过,过了年我们就盖房子,那样大舅母他们谁来都住的下!”
张氏含着泪点头。
送走了阿念表哥,饭桌上的话题又说开了。
“我恍惚前儿听谁说的,咱村收留了一个老秀才,村长准备请他教村里的娃哩——那些娃娃们想去读书就不用跑到别的村或者镇上去了。要真有这回事,那可方便得很你家长风和长雨就都可以读书了!”
有财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苏长风听了脸上一僵——难道他要和那些拖着鼻涕的小娃子们坐在一起读书?
苏成林倒是没有什么异常,他现在有银子,当然也想送两个儿子去上学,就连阿念,只要她自己愿意去上学,他都会举双手赞成。
以前在老院子的时候,他和张氏是有心无力,提都不敢提,所以苏家的孙辈儿,只有二房的苏长山在读书认字。
每次一提起这个在读书的孙子,姜氏的脸上就会流露出那种自豪的神情,还经常强调,苏长山就是苏家的鸡窝里飞出的那只金凤凰。
每次阿念听到这话,都会撇嘴,就只是读书写字,就敢说是金凤凰,那脸也不是一般的大!
苏长林转头对苏长风说:“这样,明天有时间你去村长家问问,打听看看束?都是怎么收的。”
大河也在一边说:“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我们村的孩子可就真省事了,也不会满山的乱跑了。跟你们说实话,我和小石头他娘,这么些年,就得了他这么一个孩子,所以说啥我都想让他去识字,要说啥大道理我也不懂,就是觉得识字的人去镇子上找个营生,也是脸上有光的!”
“就是就是,你看长风他二叔,在镇子上做账房,您看人家每次回来,一家人穿的,都是细棉布,上次你们分家那次,我还见到长风他二婶儿头上带了哥金簪呢?哪怕是包金的,咱也都没见过啊,难怪人家那眼睛都看天上去了!”
凤兰接话说道。
阿念心里一动,插话道:“村里的学堂开了就让哥哥和长雨一起去念书。虽说哥哥晚了些,但是又不要哥哥去考状元,只是为了识字多些见识,况且哥哥年
第五十六章 读书提上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