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袁泽骑车带着齐娇娇回村,刚把粮食的袋子放进家里,就听见外面传来吵闹声,齐娇娇手脚麻利的把粮食柜子锁起来,把里面粮食收拢进空间,袋子里只放了一些同等重量的高粱米。
“小泽哥哥,我把粮食换成高粱米了,细粮都放在粮柜里的暗层里了。”齐娇娇小声说道。
袁泽嗯了一声,直接打开齐家的大门,发现不少村民站在外面。
有几个是村里好吃懒做的贫困户,这几人碰见谁家有粮,就会胡搅蛮缠。
“你们怎么跑到增子家了?纲子虽然在这里住着,确实村外的人,简直丢人丢到外面了。”齐三爷从远处走来,怒瞪着坐在地上哭闹的两人,“你们这是怎么了?前些日子刚发了口粮,你们这么快就吃完了?”
齐娇娇站在门口瞧着人群中,两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地上哭闹,嘴里还振振有词。
齐增和袁纲拎农具站在人群里,盯着这两个老太太。
“珂子,这是要做啥?!”袁纲拽了齐增一把,“我让两个孩子把我家在县城的口粮取回来,这就闹腾上了?增子的口粮都给你们填道发的粮里面了。”
袁纲边说边走进人群里,居高临下的看着两个老太太,好奇这二人如何得知他弄粮回来了。
村民们都瞪着二人,纷纷讨伐二人太过贪心。
“纲子,这事儿是他们俩不对,我说他们俩,绝对不会让他俩给你们找麻烦。”齐三爷愧疚的说道,“你和增子做的他已经够好,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谁也不会因为没良心之人一两句话动摇。”
村民们纷纷附和齐三爷的话,袁纲和齐增在村里,外面好多人不敢来打扰村里,连下放的知青也是最安静的,处处都有上面的照顾,临近的几个大队情况与他们不同,天天闹腾的鸡犬不宁的。
再加上,他们去年因为齐心协力,夏收和秋收的时间赶早,口粮没有一点被雨毁了,使得他们村子的口粮是附近最多的。
“村子里的口粮多了,临近的村子都是小的,你们各自的亲眷从你们这里借走的口粮,村里不会帮着追粮的。”村长站在台阶上,看向村民们说道。
齐坷的话音刚落,不少村民纷纷离开赶往村外,准备今天先把口粮给要回来。
“珂子,村里不少人都给粮了?”齐增狐疑道,“分粮时警告众人了,不能把粮食的事儿外传。”
“临近村子里谁还没亲戚,关系特别好的多少都给了点,”齐坷解释起来,“大队的收成比别的村子更好,大家心里都明了,才会上门求粮。”
齐增发现两个闹腾的老太太早离开了,赶紧说家里有事儿就离开了。
“小亚,你和我做晚餐,老齐和老袁回去陪下老人和孩子们。”宁媛不想过多的掺和村内的事儿,齐增是长老会看重的成员,长老们肯定会格外尊重他的意见。
大家在客厅落座后,齐娇娇被袁征抱在怀中,她拍拍脑门。
“小泽哥哥,你们先聊,我忘了
第114章 讨粮上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