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青霜的建议下,孝平郡王妃只是抄录了一卷的数量就把书稿先送了到了黎青霜手里,剩下的自然是慢慢来发出去了。
这第一卷话本子才刊印出来,弘文馆外面的书局就多了不少丫鬟婆子的过来询问,本来就是现在内宅女眷们当中流传,如今有了正经的书,就有不少姑娘们想买来看看。
别说是姑娘们了,就是成了亲的夫人奶奶们也都想看一看这引得孝平郡王亲自作画来配的话本子到底是什么内容了。
孝平郡王妃出身礼部尚书府,礼部尚书别看如今只是个二品的尚书,但人家当初科举的时候,可是拿了探花的,且四十来岁的尚书郎这成绩也很是拿得出手,要不然他的闺女也不能做了实际上的长媳不是。
况且,这话本子当初还未写完的时候,孝平郡王妃就给云府诸位女眷看过一些,从云府传出来的消息是,这本子里写的就是前朝那位皇帝的风流韵事,如此一来,大家怎么能不感兴趣呢。
八卦是人的天性,所以这天底下就少不了凑热闹的人,再说了,也不是什么人家都能看过史书的,所以这前朝皇帝真人真事的传言一出来,有些正经学子都动了心思。
也难怪,好些学子们其实对故事情节不是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只要故事过得去就行,他们更加看重的是文笔,如今的科举还没有后世黎青霜所知的那样死板,连策论的格式跟字数都受到是跟严格的控制,本朝科举更重实际,哪怕是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这内容没怎么落到实处的,也没什么用处。
不过这一类的文章也不是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礼部每年都会选出只有文笔拿得出手的文章来给大家看,这一类人学子即使落榜了,也有一定的几率能够被特许进入翰林院或者梨园之类的地方,侍奉皇帝。
只是这一类人往往因此而感到羞愧,并不能抓住这种机会翻身,倒是真的沦落到跟佞臣差不多的地位去了。
这《长生殿》着实就挠到他们的痒点了,不止词句优美,就连营造出来的氛围也十分引人遐想,可以说,只要一读就知道这作者到底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这样的文章难不成还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黎青霜这一出门做客,发现好似所有女眷们聊天的时候都会说起《长生殿》,这第一卷也就在皇帝见了儿媳之后思慕不已,在左右太监的怂恿下下旨让儿媳出家做个居士,为婆母守孝的时候。
在那之前的故事情节还有在公主的生日宴会上皇帝第一次见到了还只是个姑娘的王妃,当时虽然觉得王妃漂亮又有活力,但毕竟身边有的是美人陪伴,所以看看也就算了。
然后就是女主人公嫁给皇子之后,皇帝第二次见到了已经成为了自己儿媳的姑娘,此时他已经开始带着看女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儿媳了。不过他终究还是没有想到要占有儿媳那一步去
第153章 还是没题目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