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5章 硬抗十一根黄荆条的好汉[1/2页]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些事,注定只有少数人知情。
      但曲家名下多出了不少物业和两块地皮,一定会勾起有心人的好奇心。
      所以,曲久勷被港岛二马的儿子买通枪手袭击,险些丧命的事,已经被散播了出去。
      做戏做全套嘛。
      曲家大宅里如今只剩下些老妈子和婆子,折腾不动卧床的曲久勷,就把徐启田和王佳莲两口子喊回家照看。
      至于徐福助回来,名义上是看望曲久勷的,实际上是找曲卓。
      二马“送”的两块地皮中,有一块在高雄西面的工业区。一公顷,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
      位置相当好,距离高雄港一条大直道,只有十几公里。周围全是与机械相关的工厂,供应链完善,家里有心把农机厂搬过去。
      曲家的农机厂,就是个组装作坊。
      早先买了几台口碑不错的插秧机、水泵机、手扶收割机之类的小农机回来。
      找人拆开了研究明白原理,照猫画虎的稍微改一改外观,从壳到瓤的订制部件一组装,就算完活。
      都是柴油机,本就皮实耐用。机体用料扎实点,利润再压的低一点,口碑正经不错。
      但那玩意皮实耐用也是麻烦事,卖了几年,眼下有点卖不动了。
      于是,前两天家里开会讨论了一下,要不要趁着搬厂的机会,搞一下升级换代,或者添一些新的机型。
      随着磐石厂拔地而起,曲久韬的心有点被撑大了,提议直接上一上档次,生产拖拉机。
      曲忠禹听后有些动心,但更多的是拿不准。
      进口的不提,弯省本身就有拖拉机厂。那玩意又只有偏僻乡里能用上,竞争估计会比较激烈。
      思量了一下,交代曲久韬:“过两天小卓过来,你跟他商量,看看怎么说。”
      曲久韬面上痛快的答应,心里有点憋气。琢磨着:“要是高科技的东西,问那小子对。可农机,他一研究科学的,都不搭界。”
      吐槽归吐槽,老头子的交代不能,也不敢质疑。心里腻歪的厉害,索性让徐福助来开口。
      别说,听说准备生产拖拉机,曲卓立马想到后世老家很流行的小型手扶拖拉机,学名应该叫园圃拖拉机。
      挂上后斗能拉东西,挂上水泵能抽水,挂上脱粒机能给水稻脱粒,挂上犁能犁地,还能开沟播种。
      总之,拖拉机的发动机就是个动力源,挂载上不同的配属设备,就能实现不同的功能。
      问题是,虽然知道那东西,但以他的知识储备,只能搞出抽水机和发电机两个配属单元。
      其他的……没研究过工作原理。
      但问题不大,脱粒机,机耕犁头什么的都有现成的机械。找机会“摸”一下,搞明白工作原理就行,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于是,在曲忠禹抽断第三根黄荆条时,曲卓和徐福助去了东跨院。
      先把小型多功能手扶拖拉机的概念讲了一下,又以挂载抽水机和发电机举例。
      徐福助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这玩意好呀,一台机器就能把各种小型农机的活儿全都干了。
      俩人热烈讨论的时候,曲忠禹那边已经抽断了七根黄荆条。
      一边喘着粗气休息,一边让徐伯再去弄几根……
      晚上七点多,曲卓跟在曲久伫和曲久韬后面进了老爷子的书房。
      至于曲久勷,绝对是一条好汉!
      以肉身硬扛了十一根黄荆条……暂时爬不起来了。
      幸亏老头子岁数大了,最后累的两条胳膊发酸脱力。
      不然,墙边那丛黄荆一根都不能剩下……
      晚上这场

第875章 硬抗十一根黄荆条的好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