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热闹的梁家[2/2页]

黄金年代,我带飞全家 芝麻年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个村内姓梁的人家就有五分之一。梁书弗家的条件算是其中中等偏下的人家。
  在梁书弗的曾爷爷那代,正是战乱时候,各梁家的差距不显。
  等到了梁书弗的爷爷结婚分家后,亲兄弟和堂兄弟之间就渐渐有了差距。
  这原因有三,其一是梁书弗她爷娶的老婆,殷贵男女士是个种地不行,家务也不行的架子货。
  和她同龄的老太,别说年轻时候下地挖泥施肥插秧割稻样样行,就是现在五十多岁了还能下地,赚得工分不熟家里小辈。
  而殷贵男自从嫁进梁家后就一直在生孩子,基本没怎么干过农活,等梁书弗的姑姑们大一些后更是脚指头不戳泥地,和地主家小姐一样。
  这少一个人干活多一张嘴吃饭,家境自然就会比人家落下一点。
  其二就是梁书弗的小叔,殷贵男那个“文曲星”小儿子——梁有生。
  梁有生今年二十了,放在其他家里即使没成家也早就自己能养活自己了;就是梁书弗八岁后也要跟着家里大人下地插秧抢收,他却只要读书就行了。
  偏偏殷贵男将他看得和眼珠子一样,别说下地,就是家里的扫帚倒了也不扶一下。
  就梁家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全家里还要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
  本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日子更是紧巴巴的。
  而为给小儿子凑学费,梁书弗的爷爷梁传根在家里养了五六只鸡,种了桃树葡萄藤,想用鸡蛋和水果卖一些钱。
  这行为在七十年代初被认为是“投机倒把”,红袖章火速上门将他抓了起来,要一千块钱才能放人。
  殷贵男哭得和天塌了一样,把家里所有现金掏出来还不够给老头子赎身。
  梁勇去嫁出去的两个姐姐家里借钱后还差个四百多,又去各家叔伯家跪求一圈,最后还差三百来块。
  刚刚嫁过来的孙秀芹咬着牙,先去娘家借了一些,后来还把陪嫁来的银锁链卖了,才凑齐了钱将梁传根保了出来。
  被保出来的梁传根和失了魂一样,有整整两年躲在家不出门。
  幸好梁勇和孙秀芹都是能干的,甚至连梁书弗也十分懂事,这些钱前年终于还清,虽然大部分都是梁勇两口子掏的。
  为此成绩优异的梁书弗小学毕业后,孙秀芹提出想让女儿继续读书时,梁传根并没反对。
  然而就在三天前,殷贵男忽然反水了。

第一章 热闹的梁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