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嬷嬷离开时,与柳何氏笑道:“柳夫人,我们家公子就麻烦你们照顾一二了。”
“好好好,难得我家东篱这小子有玩得好的同窗。”这是柳何氏的真心话。
这些年,儿子念书倒是不错,还成了华先生的弟子。
可惜啊,就是没一个玩得好好的同窗,反倒经常被那些家中富贵的同窗欺负。
这事把她愁坏了,现下可好了。
“过些日子便是我家老夫人的寿宴,届时柳夫人和郎夫人可一定要到啊。”五嬷嬷把老夫人交代的话都说了,便笑着上了马车。
“这这…我们去是不是太唐突了?”柳何氏有些拘谨。
顾家可是镇上的大户,也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而且家中有人在京城做大官。
这样的人家竟邀请她一个村妇去参加老夫人的寿宴,她受宠若惊又有些不知所措。
比起柳何氏的紧张与激动,钱海盈反倒平静许多,“五嬷嬷放心,我们到时一定到。”
五嬷嬷满意的笑了,“好好好,那我先回去了,老夫人那儿离不开人。”
“嬷嬷慢走。”钱海盈挥手道别。
目送马车走远后,柳何氏才回过神来,“海盈,我们到时真去顾家参加寿宴啊?”
“老夫人身边的五嬷嬷亲自相邀,那必定是主家交代的,大娘到时安心去便是。”钱海盈觉得,顾家多半是看柳东篱的面子。
听闻这小子每次考试都是书院第一名,未来可期啊。
郎家小院里,孙铭之作为秀才,已经和几位小他几岁的少年聊了起来。
顾轩与萧漾自认为读书庞杂,见解不俗,可和孙铭之比起来,才知道他们差远了。
尤其萧漾,他先同意住下,不过是因为两位爱玩的好友都想留下,他勉强顺从。
这一刻,他反倒庆幸自己留了下来。
不然,就要和这样有学识的人错过。
“孙姐夫,不知你师从何处?”萧漾觉得,孙铭之这么厉害,肯定有个厉害的先生。
孙铭之含笑解释,“我十岁前,念书一事上都有父亲为我解惑,十岁之后便是从书院先生那儿,以及自己参悟的。”
“那家父在念书一事上定有不菲的成就。”顾轩感概。
孙铭之倒是没有避讳,直言道:“家父曾是定阳城刺史。”
顾轩和萧漾四人听后,都愣了一下。
最先回神的顾轩惊讶的站起来,“孙姐夫的父亲不会是修建了定阳河堤,还组织村民挖通了定阳河道与都江,从此,经常发生水灾的定阳再无水患,还成了水稻之乡。”
孙铭之没想到有人会记得父亲曾经的功绩,一时间眼眸泛红。
自父亲离世后,他与母亲尝尽人情冷暖。
似乎,再无人记得他的父亲。
“正是家父。”孙铭之倒是没有隐瞒身份。
父亲是他的骄傲,不该被隐瞒和遗忘。
顾轩兴奋不已,“没想到孙姐夫竟是孙大人的儿子!哈哈……真是太好了!”
孙铭之不知道顾轩为何如此兴奋。
萧漾与他有几分相熟,解释道:“顾
第111章 那他们真是好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