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没有揭穿太孙呢?这是问题的关键。
作为爷爷,他是愤怒的,他不容许一个在他眼里十分孝顺懂事的孙子欺骗他;作为君王,他更不容许他的臣子欺骗他——太多欺骗他的人已经成为了他刀下之鬼。
但是,请别忘了,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太孙将是这个帝国的接班人,欺骗是一个优秀权谋者的基本功。诚实守信是我们常人的优良品质,但是却是君王们最大的弱点和缺陷。
成长总要一个过程,即使这位君王再伟大,他也得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有些事情,要靠自己修行,自己学、思、悟、行。所以,他心里再着急,也只能等。所谓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他精心培养四十年的懿文太子朱标走了,他痛惜不已。
现在的皇太孙已经立储六年,时光啊,怎么可能再给他四十年?他是最务实的人,那些长生不老的谣传怎么会入他的耳,进他的心?
他总要走的,而大明王朝必须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制度是立国之本,制度动则国本动。
他虽然爱他的儿子们,把他们册封为王,共享荣华,而皇帝只能有一个。
是的,朱标走了,还有其他皇子,尤其燕王朱棣英武雄壮,深谙权谋诡道;还有湘王朱柏,聪慧仁义,贤明通达……
但是,《皇明祖训》就成了一纸空文。
——更要紧的是传承制度一乱,那便是天下大乱。
藩王们只能拱卫王室、靖边安国。
所以,朱允?刹攀腔饰坏奈ㄒ缓戏?坛腥恕K?鹞扪≡瘛
&nb
第056章 练兵(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