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距离在拉近,而就在这时,她瞥到了一片天青色的衣袂。
“不可以!”
猝不及防对上一记玩味的眼神,风清芸眸孔微缩,毫不犹豫地拒绝南宫煜,迅速抽回了自己的手。
南宫煜眼中的光肉眼可见地暗了下来,但也没有勉强。
“好。”
风清芸没有管他,莫名感到了心虚,可她再往那个方向看过去时,那道天青色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她不会认错,那双眸孔绝无仅有,是景渊。
景渊也来了?
风清芸垂眸有些懊恼,而南宫煜也已经从落寞中抽离出来,见她也在纠结,方才的不悦一扫而空。
“抱歉,是本宫太急了。”
南宫煜轻声说了一句,也拉回了风清芸的思绪。
“嗯。”
她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抬眸往台上看去,简舟上了台。
与他人不同的是,简舟谈论的书,就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这是一本以考察民情为本的书,他在其中提出了稚嫩却可行的观点,听到后面,连南宫煜的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风清芸暗暗咂舌,简舟才及冠不久吧,这本书成书就用了七年,也就是说,简舟十三岁就有了如此远见,也不枉他后来能成为北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丞相。
她看到南宫煜的目光已经变得炙热,风清芸眸色微沉,若是简舟再次投入了南宫煜的阵营,于她和太子都不利。
“简舟,这本书真的是你写的吗?”
众人已为经纶满腹的简舟所撼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传了出来。
众人顺着声音寻过去,一名蓝袍的男子站了起来,他亦是京中有名的才子,翰林学士之子,沈靖帆。
“一字一句,皆是我本人所作。”
简舟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露出了笑容,身正不怕影子斜。
“可有人翻出了七年前你同窗的底稿,你怎么解释?”
沈靖帆迎着众人的目光走上台去,将一沓有些年头的底稿给了国子监祭酒。
众所周知,简舟当年进京时是与一名同乡一起来的,只是他那位同乡进了国子监不久后就因病离逝了。
他那名同窗虽然在国子监的时间不长,但一出现便是锋芒尽显,第二日便被国子监祭酒收入门下,当年痛失爱徒,祭酒很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
而现在却是有人将当年的时期掀起来,国子监祭酒自然能认得爱徒的字迹,一时间脸色变得很难看。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台下的人都在揣测祭酒和简舟的脸色。
“可以让学生看看吗?”
半晌,简舟主动打破了沉默,朝国子监祭酒走了过去。
国子监祭酒猛抬头,神情极为复杂,但还是将底稿给了简舟。
简舟接过去翻阅,越翻脸色越难看,这些内容和他当年的底稿一模一样,而他的那一份底稿却葬身在了一场火灾里,他为此重新整理又费了不少工夫。
是谁在陷害他?
&nbs
第23章 收敌为友,初露锋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