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位年约二十五六的郎中,身穿青布衫,衣服虽然不太新了,可洗得还是很干净。
头发用一根蓝色绸布束着,五官不算俊,但还算端正,颇有一点书生气。
只见他慢条斯理地给村里的大人小孩把脉,有的没病也让他摸一下脉,也没收银子。
看来这人和村里人很熟,宝儿是这么觉得。
只见那郎中仔细地望闻问切,又埋头在一个方桌上写着方子,偶尔又在他脚边的背篓里翻找药材。
“姑娘,你好面生,你也是来找叶郎中看病的吗?”一位大娘看到宝儿站在远处不动。
宝儿向人群边溜达的一条大黄狗看了看,心里有些打怵。
大娘看她畏惧的模样,向她走了过来,“不怕,这是我家养的狗,它只晚上咬人。”
大娘回头又喊道,“大柱,快把狗关屋里去,别吓着姑娘了。”
只见一个黝黑的小伙子从人群里走出来,他摸了一下大黄狗的头,那大黄狗就跟他进屋去了。
宝儿笑着向大娘道了谢,也站在人群外看村里的人围着郎中。
宝儿看了一阵,才发现大多数是围观的,就几个老人开了方子。
有几个小孩都不叫病,孩子的娘问了点积食的问题,郎中也耐心说了一些养孩子的土方子。
“大柱,快去拿板凳出来姑娘坐着等。”
大娘笑容满面地站在宝儿身边。
那人黝黑的小伙子搬了一根长条凳子出来,热情地招呼宝儿坐下。
一村妇揶揄道,“大柱他娘,我都来半天了你也没叫我坐,是不是看别人姑娘俊?”
一听这话,宝儿如坐针毡,可不是,这屋门前围着的人有十几人吧,也就郎中身边有一桌子和凳子。
她一个陌生的姑娘,为何大娘对她格外热情。
一根长条凳子坐两人绰绰有余,“姑娘是这附近谁家的亲戚?”
大娘坐在宝儿的身边,开始查户口模式。
宝儿浅浅一笑,回答道,“我是隔壁村楚家祠堂过来的。”
楚家祠堂,在会宁县远近闻名,都知道这楚寒松高中进士后,出了银子把楚家祠堂修建得壮观。
大娘眼睛滴溜溜地在宝儿身上转了一圈,看宝儿不似村姑打扮,可也不是小姐打扮,倒像是大户人家的丫鬟。
暗道,莫不是楚进士家回来人了。
大娘心里升起的心思慢慢落了下去,如果是楚进士家的丫鬟,在村里也住不了几天,她想也白想。
这些年大家都知道,楚寒松偶尔回来也只住上两三天就走了,而且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
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少,宝儿压低声音问大柱娘。
“大娘,这郎中可是附近有名之人?”
“姑娘你不常住楚家祠堂?”大娘乘机反问。
宝儿为了把事情办好,如实回答道,“我是楚进士家大小姐的丫鬟,小姐路上偶感风寒,我听说你们村来了一个郎中,这不,我就来了。”
“原来是楚进士家的人哦,姑娘你不知道,附近的郎中只有叶郎中医术最好,他家在镇上,偶尔才下村走一回,还好你运气好。”
大娘故作神秘地说道。
“姑娘喝点水吧,这天越来越热了。”
&nbs
第136章 叶郎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