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孟晓晓躺在床上,仔仔细细搜索着有用的记忆。
不过话说回来,老孟头和周氏也不容易。虽然说有四个儿子,还给他们分别起名为平、安、健、康……
可是大儿子痴傻,二儿子失踪,三儿子不着调,整天不在家,回来也是为了躲赌债。只知道气父母,就没干过一件正经事。
老三媳妇冯氏也喜欢偷懒耍滑,在家能不做事就不做事。
连一双双胞胎女儿也是老大媳妇朱氏一手带大的。
唯有老四比较争气,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童生。一个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每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会让不少女儿家看红了脸。
而他因为家里穷,所以去学堂也晚,至今还没有机会考取功名。
村里不少家里有余钱能送儿子上学读书的娃娃一般三五岁启蒙开始识字读书。
而孟老四一直到十二岁才有机会被送到学堂读书。
送孟子康上学的不是别人,正是孟晓晓的亲爹,孟子安。
孟子安因为年轻的时候去从军,好像在军营里混出了点小名堂,时不时的也会寄钱回来。
有一年孟子安特地回来带了包银子,跟父母说要送弟弟孟子康和侄子孟晓远去读书,还跟家里人交代以后家里不管男娃女娃,有能力的话,都要送他们去读书识字。
所以家里的四个女娃娃也都是识字的,因为当时他们手头比较富余。
而那次,也是孟子安最后一次回家。
再次听到他消息的时候,就是吴氏大着身子只身来到孟家村的时候。
在这个没有dna测试的年代,也不知道娘亲当时是说了什么,才让爷爷奶奶承认了她和她肚子里的球。在仅有孟老二一件信物的条件下,就这样接受了她们……
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而且看孟老头和周氏的品行,还有从原身的记忆来看,她们母女两个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那为什么记忆中的吴氏,一直是疯疯癫癫的呢?
孟晓晓猛的摇了摇头,拍了拍自己的脸:
先不想这些有的没的!先想想应该如何帮老孟家和自己渡过这个难关!
孟晓晓闭起眼睛来,仔细回想了一下带她上山的两个小孩儿。
一个是隔壁家的大庆,还有一个是村里一个寡妇的儿子小虎。
当时就是他们两个带原身去后山的老井附近的。
可当时他们带孟晓晓到了以后就离开的,而且明显推她下去的人是个成年人。
就算是两个小孩儿一起,也很难一下子就将差不多身材的小孩儿推下井去,那个井身本身就很高。
因此推她下去的人一定是个成年人。
可是孟晓晓还是个小孩子,平时也没有跟什么人结怨,为什么要对一个小孩子下手呢?
孟晓晓脑中一团乱,想了半天最快的方法,还是找到那两个小孩,看看会不会有人指使他们主动带孟晓晓去后山的井边。
突然门口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传来,孟晓晓坐起身,朝大门的方向望去。只见三个小脑袋一个叠一个的从门缝里挤了出来。
“呃…你们在干嘛”孟晓晓看着三颗小脑袋问道。
“我们给你拿了一碗粥过来,这是你的晚饭,你赶紧吃吧。”答话的人是晓花,只见她打开门,手里捧着一碗粥朝孟晓晓的床头走过来。
第5章 胸前鼓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