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京城后便马上入住了据说几乎是京城黄金地段的一幢大宅子。
据说是宋长风托了关系弄来的地契。
因为孟子康也在京城,有时想吃孟晓晓发明的菜色时就会独自一人来到长风楼吃饭。
时间久了大家就知道孟子康虽然不与人交往,却会一个人去吃饭。
因此也有人喜欢去长风楼堵他。
好在宋长风知道孟子康的脾气性格,用他圆滑的性格帮他挡住了不少人。
久而久之,两人也能说上几句话。
得知孟晓晓要来京城了,宋长风一拍大腿就说找宅子的事情交给他。
孟子康对宅子只提了三个要求:要大,要豪华,要方便。
却人宋长风汗颜不已。
这三个要求几乎就将这宅子推上了顶级的水平了。
大和豪华还都好说。
可是这方便是什么意思?
地段好?
还是离皇宫近一点,去皇宫的时候方便点??
随后他挑了个适中的,既离皇宫近,又是最近最热闹的闹市边的宅子。
闹中取静。
据说之前是英伯候的宅子。
另外他还额外挑选了两个差不多的宅子,这样孟子康也好有更多的选择。
万万没想到,孟子康眼皮也没有抬一下,直接要了全部的三个宅子。
这下轮到宋长风诧异了。
不愧是首辅!真是有魄力!买房子一点犹豫都没有!
这件事也很快传开了。
早朝的时候甚至有人添油加醋的给孟子康参了一本,说他收受贿赂。
没想到皇帝问起的时候,孟子康静静的说道:
“钱确实不是我的。但是我也没有贪。”
参他一本的官员连忙逼问道:“首辅才上任几年吧!几年的俸禄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上千两银子,请问孟首辅手里又是怎么能够拿出十几万两银子买房子?”
“嘶——十几万!这可不得了啊!”
“是啊!普通人哪里有可能拿的出这么多钱啊?”
“即使是百年世家,恐怕十几万两银子也掏空了他们全部的底蕴了。”
孟子康却嘲讽的笑了笑:“十几万两银子,算多吗?”
几个官员被孟子康这一嘲笑,似乎有些下不来台。
“怎么不多!我们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风骨!”
“穷的揭不开锅了,才算有风骨?”
“据我所知,孟首辅家里是种地的吧?”
“没错,往上三代,都是农民出身。”
“既然如此,孟首辅又如何解释这银两的来源呢?”
对方得意洋洋的看着对方,似乎非常自信的样子。
没想到孟子康却用有点自豪的语气说道:
“我是农民出身不错,不过我们家由我侄女当家,她的小生意做的很大。说来惭愧,我这辈虽然生了四个男娃,但是都抵不上我这个侄女。她七岁开始就掌家赚钱养家。八岁开店,将连锁店开满了周边大小城镇。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这里大部分的同僚都去她入股的酒楼吃过饭。”
“胡说什么!七岁女童如何掌家开店!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第218章 女童养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