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下铲[1/2页]

憋宝人笔记 观复山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拿起木棒将洛阳铲里面的土给捅出来,由于掺杂了雨水,大部分变成了稀粥状。
      不过还是能看出大概颜色,我发现最下面的部分居然是白色的,有点像石灰土。
      我用手指戳了一下,放在舌尖尝了尝,一股酸涩的味道。
      “呸,果然是石灰土,这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嘛。”
      傅樱荨转过身,疑惑道:“哪里不对?下面没有古墓吗?”
      我摇摇头:“有,但可能不是咱们要找的那个。”
      麻猴也有些不懂,歪着脑袋问:“怎么个意思?捅错地方了吗?”
      胖驴想了想,幽幽地说:“我怎么记得汉朝墓地不用石灰土封填,而是用青泥膏。”
      我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娓娓道来:“没错,历朝历代的墓葬方式各有特色,早在秦汉时期,古人会用青泥膏封存棺椁和墓室,而唐宋时用糯米和碎石混合封土,往后到了明清时期,开始用白石灰为封土。”
      傅樱荨点点头:“你的意思说,地下的古墓不是汉朝的,而是明清时期。”
      麻猴长叹一声:“哎,白忙活一场,现在怎么办?”
      胖驴咬咬牙发狠道:“让我说既来之,则摸之,管他是什么时期的呢,明清时期也有名门望族,咱们下去看看,万一有好东西呢?”
      麻猴转悲为喜,笑道:“哈哈,咱哥俩想一块去了,憋宝人不挑食,赶上什么吃什么。”
      说罢,麻猴再次拿起洛阳铲,对着地面猛戳,他想辨别墓地的大小和形状,以便推测出墓道所在。
      我仰头看了眼飘雨的天空,昏沉而压抑。
      转身对他们制止道:“住手,让我再想想。”
      麻猴和胖驴面面相觑,但还是停止了动作。
      我环顾四周,发现一只缺口的灰陶罐,大小跟足球差不多,口径位置有两个穿绳的鼻子,看上去古色古朴。
      我将其反扣在湿漉漉的地上,然后把耳朵贴在陶罐的底部。
      说白了是就地取材,利用陶罐做成声音放大器,打听下方墓地的情况。
      麻猴和胖虎看懂我的意图,站在旁边保持沉默,生怕影响到我。
      傅樱荨相当疑惑,想问又不敢张嘴。
      咔嚓……
      一声响雷在天空回荡,惊得众人直冒鸡皮疙瘩。
      我耳朵紧贴在陶罐底部,听到地下传来嗡嗡的回声。
      随着几声雷响,我听得越发清楚。
      数秒后,缓缓站起身,低声道:“下面的古墓空间很大,怎么着有篮球场那么大,只是回声有声沉闷,难道下面进水了?”
      麻猴骂道:“奶奶的腿,忙乎半天找了个水帘洞吗?”
      胖驴笑嘻嘻地打趣:“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有水是好事啊,金银玉器不怕水泡,反而更利于保存。”
      傅樱荨看了我一眼,低声问:“要下去看看吗?”
      我陷入两难境地,下方古墓的情况一无所知,如果冒然进入,搞不好会有生命之忧。
      可如果坐视不理,何时才能揭开父亲失踪谜团,以及王莽陵墓的秘密。
      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但刘驼子能给我时间吗?
      所以只有先他一

第11章 下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