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忆往事农夫教孙[1/2页]

带手机嫁糙汉,娇宠农女福运连连 逸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哥哥稚嫩的小脸,努力逗她开心的样子,这一刻柳芽儿觉得有个哥哥宠着的感觉也很不错。
      努力克服对蚂蟥的恐惧,柳芽儿又下田干活了。民以食为天,庄稼人全靠在地里刨食,身为农家女,容不得她矫情。
      正是有先辈的辛苦耕耘,不断尝试,才有了后世种类繁多的食物。
      也只有真正的到田间地头耕作,脸朝黄土背朝天,才能体会到在那繁华盛世熙熙攘攘的名利场里,埋头钻研农业的人有多伟大。
      秧苗拔的差不多了,柳花和田氏回家烧火做饭,众人转到大田里插秧。
      蔚蓝的天空,炽热的太阳,~咕咕~咕咕~布谷插禾~布谷插禾~
      在布谷鸟声声催啼中,大片的良田里,一个个小黑点快速移动,一行行秧苗排列整齐。最好的农夫,往往最讲究工整。
      柳老头时不时教孩子们几句种田的要领,“甭管啥时候,种田的本事不能忘喽,种田是庄稼人的根,往后还要传给子孙后代的哩。”
      “爷爷,夫子说读书人要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用种田呀!”柳根不解。
      柳老爷子抬手给他脑门一巴掌,“甭胡咧咧,不种田你吃啥?读书人的肚子不也得吃五谷杂粮,咱们家不兴这个,还没当上秀才老爷就开始摆谱。”
      柳根有些不服气,可他也不敢反驳,难道夫子的话还能有假?
      “哥哥,你个榆木脑袋,是不是每年春耕秋收学堂都给你放假?难道是让学子回家看着家人劳作?”柳芽儿循循善诱的开口给他解惑。
      “自然不是,那让我干看着你们辛苦也不对。”柳根摇摇脑袋。
      “那你想想县令还得去各村镇劝农呢,收田赋税务不懂农事如何管理?士农工商,农排第二,足见农业之重!”柳芽儿给哥哥娓娓道来。
      “噢!那我知道了,读书固然重要,可不读书不会饿死,不耕种却是会饿死,是不是这个道理?”柳根恍然大悟。
      “你小子总算开窍了,读好书和会农耕都很重要就对喽,跟你妹妹好好学学。”柳老爷子点点头教训孙子。
      随口闲聊几句,众人不再多说,默默插秧。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柳芽儿见了此情此景,只觉与契此和尚的《插秧诗》十分相似。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六根清净是不可能有的,有的只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劳作的温馨场景。
      烈日当空,午饭时,三五成群的孩童和妇人拎着竹篮抱着瓦罐缓缓走来。
      安静劳作的田园画瞬间鲜活起来,叫喊声此起彼伏。
      “爹,娘,吃饭啦!”
      “他爹,歇一歇!喝口茶。”
      …………
      田里劳作的人纷纷上岸,寻了阴凉处休息,一边吃饭一边跟旁人唠嗑。
      “你家秧苗都拔完了没?”
      “今天插了多少

第17章 忆往事农夫教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