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储星洲针刺放血、着手针灸之后,病患的情况肉眼可见地好转了。
      双颧的桃红褪去,他的脸色也不再显得那么青白。口鼻的呼吸,胸口的起伏,都慢慢强劲起来。
      两位奔忙了一整天的老人家,心口悬着那颗石头,总算落地了。
      二老相识几十年,同在首都经营中医诊所,有竞争,但也惺惺相惜。
      此时心里放松了,也有心力闲聊打趣了。
      不过别看二位文质彬彬,互损起来,那是毫不客气。
      鱼开心几个小辈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
      这两位,可都是华夏中医史上可以留名的人物。没想到私底下却是这么孩子气。
      只有司尚不以为奇,他家老爷子也是这样子,他习惯了。
      所以他取了块方巾,一心一意地守在储星洲身旁,一边暗记着她下针的穴位和手法,一边帮她擦汗。
      看到储星洲背上的衣服都湿了一片,鱼开心等人突然也紧张起来,目光紧紧盯着储星洲,生怕她突然倒下似的。
      针灸不是个轻省活儿。
      看似只是捻着一根毫针,下针时却需要灵巧控力,多一分则深,少一分则浅,一毫一厘都不差,才能出针气。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气,可以说是普通中医大夫和大师级国医圣手之间的分水岭。
      普通的中医,顶多就是背下病症和穴位,然后不断精进熟练度。
      优秀的中医,知道灵活辩证,如何精准取穴、精准下针。
      而针气,对于他们,恐怕只是写在古代医书上的一个陌生名词。穷其一生,恐怕也无以得见。
      储星洲给病患针灸时,素来都是镇静笃定的样子,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而且易如反掌。
      司尚等人也是跟在她身边的日子久了,才能分辨一二。虽然他们不能分担什么,但擦擦汗、提前准备好糖水之类的,他们已驾轻就熟。
      屋里忙作一团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喧嚷。
      四合院里,除了原先候诊的病人和家属,又多了几个陌生人。
      为首的是一位身穿军装的中年人,问道:“请问,这是储小大夫的医馆吗?”
      众人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纷纷答道:“是的是的。你们来看病的?预约了吗?还是本地人?你们取完号,在这边等着就行。储大夫在屋里呢,有个急诊病人。”
      一个哭得眼睛红肿的妇人急步上前,问道:“领导,那会不会是我们家彪子?他们应该已经到了吧?”
   &

第399章 起死回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