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1章 日军步兵就成了活靶子[2/2页]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克头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机群如狂风般席卷而来,临近地面时瞬间散开,犹如撒豆成兵,带着死神的尖叫,对着地面的鬼子猛烈开火!
  “嗖嗖嗖!”
  这是航空火箭划破天际的呼啸。
  “哒哒哒!”
  这是12.7毫米口径重机枪的疯狂咆哮。
  地面上,尘土飞扬,鬼子们被机枪子弹打得四散奔逃,被火箭弹炸得血肉模糊,
  到处都是机枪火舌扫过的痕迹,仿佛一条条土龙在肆虐,将沿途的鬼子全部吞噬成碎渣!
  P51野马机群肆虐过后,日军队伍已经乱成一团,人喊马叫,鬼子们互相踩踏,队伍杂乱无章,毫无战斗力可言。
  就在这时,空中又传来了隆隆的轰鸣声。
  绝望的鬼子抬头望去,只见一架架运5飞机慢悠悠地从云层中钻出,开始缓缓降低高度。
  这些运5也是来插一脚的。
  虽然它们的性能无法与B17战略轰炸机和P51野马机相比,但它们在对地打击上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速度慢,飞行稳定。
  在空战中,速度是关键,战机的速度决定了动能,动能决定了优势。
  但如果速度不够快,那就容易被对手压制,被对手利用速度优势吊打。
  因此,人类航空科技不断追求速度,喷气式发动机、超音速战斗机应运而生。
  然而,在对地打击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
  速度过快,攻击窗口就会变得非常短暂,甚至只有几秒钟的开火机会,战机就会一闪而过,无法进行精确瞄准,打击效率极低。
  所以,世界上最著名的攻击机,如美国的A10疣猪和苏联的苏25蛙足,都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低速飞行能力,以保证稳定的对地打击。
  运5的速度,正好符合对地打击的要求。
  如今,每架运5的舱门上都装备了一门7.62毫米口径的加特林六管旋转机枪,
  炸弹舱内则装满了50公斤的航空炸弹,化身成为战场上空的一架架简易炮艇机,对地面上失去指挥的日军进行猛烈攻击。
  这就是落井下石!
  一架架运5在战场上空盘旋,舱门大开,机枪手紧握六管机枪的发射手柄,瞄准地面上的鬼子群,狠狠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电机马达轰鸣,六管机枪瞬间旋转起来,弹链如同鲨鱼牙齿般被迅速吞噬进枪膛,随后化作一道道火舌,扫向地面!
  加特林机枪每分钟4500发的射速带来了巨大的火力,枪口指向哪里,
  哪里就是一片尘土飞扬,被夹在其中的鬼子全部被撕成碎片,被从空中倾泻而下的炙热弹雨打出无数血洞。
  一枚枚威力巨大的50公斤小型航空炸弹也不断从天而降,对于一支轻步兵部队来说,
  它们的爆炸威力同样不可小觑,一枚炸弹落下就足以将周围的日军全部炸成粉末。
  又是一场血腥的屠杀!
  三波空袭过后,第106师团和第13师团的前锋部队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损失惨重。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当第106师团和第13师团军心涣散,勉强整顿队伍继续前行时,天边传来了隆隆的雷声,伴随着刺眼的闪光。
  日军老兵们脸色大变,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因为他们清楚,这是华军炮兵开始发威了,那些曾让他们闻风丧胆的炮火又要来了。
  炮声轰鸣,这是华军炮兵校正射击的声音,紧接着,大规模的齐射开始了!
  这次打击的主力是华军军一级的66式152毫米榴弹炮,日军中能与之匹敌的重炮寥寥无几。
  即便日军有口径相近的火炮,射程也远远不及,相差近十公里,根本无法正面交锋。
  炮战不利,日军步兵就成了活靶子。

第401章 日军步兵就成了活靶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