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卖盐[1/2页]

山寨土皇帝 木果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开划开食盐的塑料袋包装,用几个陶罐装好了三十来斤盐,放在箩筐里,扁担挑着,便下了山。
      手枪自然随身带着。
      虽然才十四五岁,但这具身体的个子还是挺高的。
      经过前一阵的营养补充和锻炼,还壮实了不少。
      远路无轻担,他歇歇停停,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了王八镇最热闹的地方石峪榷场。
      根据前身的记忆,这个石峪榷场是龙蛇混杂。
      最初不过是镇上各村寨赶集的小小市场,现在日渐兴旺。
      石峪榷场,多年前还是牢牢的由马岗寨控制,而金龙武帝鱼老三作死被灭之后,其他小山头都兴起了。尤其是邢家堡和霸王庄这两家地主武装,分别背靠齐国和楚国兵器资源的支持,掌控了榷场。
      虽然几个帝国不愿意直接管辖这里,但不妨碍他们在这边培植几个代理人。
      来做生意的都要交管理费,是按占地的大小收取。
      管理费的进项收益,邢家堡和霸王庄各三成,鲶鱼寨,马岗寨,虎牙寨各一成,还有一成当做物业管理费吧,还挺正规。
      管理费其实赚不了多少,更主要的是各方本身就在榷场做各自的独家买卖,就比如卖鱼的生意,就是鲶鱼寨做的,卖粮食则是霸王庄的人垄断,其他各势力就不能插手。
      自从独家经营变成多家联营之后,取长补短,市场秩序平稳,也少了打打杀杀,倒是比以前更加吸引客商了。
      至于马岗寨,现在就只能卖点山货,生意是越做越小。
      三不管的王八镇已经穷到不能再穷了,就靠这榷场的物资交换和买卖机会维持点生计。
      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掀了这个摊子,大家可能都活不成。经过多年的纷争和谈判,各项规矩约定熟成,各家也都比较自觉的遵守。
      石峪榷场又分成了东西两市,实际上就是中间一个广场,东西各一条长街。
      东市为菜市,卖些牲畜猎物、柴米菜蔬;西市为杂市,商品五花八门。卖农具家具的,卖各种小吃的,卖布匹成衣的,还有磨刀补锅的,剃头修脚的,唱曲儿的,耍猴儿的,算命的,游医的,打铁的,编筐的,斗蟋蟀的,甚至还有倒斗卖陪葬品,卖弓箭刀枪的。
      虽然档次普遍不高,但种类还挺齐全。
      甚至还有些简陋得像马棚子一样的客栈,给走镖行脚的打尖儿住店。
      但这些能提供吃住的粗陋木头棚子,已经算大店了。
      甚至,有不少南来北往的豪商甚至官绅路过时,也来瞅瞅此处的风土人情。
      榷场大部分生意都没有实体的门店。小商小贩和山民农户或是挑个担子,或是推个车就开始卖货了。
      刘开的原身意识里,对这个地方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但现在的灵魂再次接触,就加入了更敏锐的分析。
      他虽然挑着担子,但也饶有兴趣的走了一圈这个市场,看了一番古代的热闹。和前世去过的一些边远古镇的赶集市场有些类似。
      毕竟是这一百多平方公里地区唯一的交换市场。把逼格再拔高一点可以说是三大帝国往来交通的枢纽,人流量也还算过得去的。
      在整个王八镇上的居民来看,这地方已经算是他们能想象到的最繁华之地了。
      但对于刘开来说,当然也只是普普通通。跟后世乡镇里面的集市差不多规模。
      他没有看到卖盐的,或者盐铺之类的,这也和原身的记忆相符。
      刘开找到城管,交了些铜钱,表述了一下自己卖的是调味的东西,以及所需要的摊位大小。
      城管懒洋洋的把他带到了个东市街角最偏僻的地方,划了三尺地方给他。
      刘开一看,好家伙,最边缘的铺位,门可罗雀。
      不对,哪来的门?
      也不敢表达不满,毕竟给的铺租就几个家里不多的铜板。
      他放下担子,拿出一个陶罐,里面约莫六七斤盐,打开布盖,挖出来几勺。
      自己拿两块竹片子,一边打快板一边吆喝:
      “卖盐嘞!卖盐嘞!南来北往的客官们老少爷们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好的海盐,挥泪甩卖嘞!”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吆喝是多余的。
      过路人和附近的商贩顿时都是像炸了锅,很快就哄哄的拥了上来。
      许多人围观着,指着这个议论纷纷。
      “这娃子卖的是盐?盐有长成这样的嘛?有这么细的吗?”
      “就是!这东西这么白这么细?不会是砒霜吧?
      ”去去去!不懂别瞎说!我识得,这就是盐!我在越国城主府上送狐狸皮的时候在后厨见过,这东西可贵啦!听说即便城主老爷都很少用来炒菜,是用来泡茶待客吃的呢!
      “这娃子是哪里搞来的哟?这个东西贵不贵?”
      “你这娃儿叫啥名噢?愣地面生哟?”
      众人议论纷纷,南腔北调的,就是没有人下手买。
      在众人的世界观里,哪怕是很好的盐,也都是颗粒状、杂色的,没几个人见过雪白如沙的盐。
      王八镇处于无政府状态,本地又不产盐,所以整个镇都是非常缺盐的。要么就是自己想办法弄土盐或者井盐,甚至舔石头的石盐,要么就是等私盐贩子来此贩卖。
      但是私盐贩子也不想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跨国境走私食盐到这购买力不强的穷沟沟里面,月旬能出现一次就算不错了,价格还死贵。
      各国对边境管控,严厉的方面其实不多,但是盐铁、粮食和马匹的走私绝对是杀头株族的。
      所以刘开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普普通通的盐,在此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眼见得众人不信,刘开歪嘴一笑,蘸了一点盐,大大方方地,先是放在自己嘴里舔了一下,然后舀出一大勺给围观人群试用。
      几个胆大的也学着蘸着试了以后,眼睛放光,立刻想抢过来再试几次。
      “他娘的,真是盐啊!”
      “好纯正的咸味啊!真他娘好吃!”
      “老子要天天能吃这盐,下辈子愿意当王八!”
      “老子要天天能吃这盐,这辈子愿意戴绿帽!”
      众人哗然,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起来!烧起来!
      敢情这玩意儿真是盐啊!还是很好很好的盐!
      刘开见效果已经达到,又歪嘴一笑。
      不慌不忙的拱了拱手,用刚过变声期的嗓子胡诌道:“各位亲人啊,俺名叫刘开,俺爹刘大毛原来也是马岗寨上坐交椅的好汉,草上飞的英雄。俺爹交游广阔,五湖四海的朋友都给几分薄面。这些盐乃是我爹拿着山上悬崖采摘的大灵芝,和晋国的大豪商老爷换的。这可不是普通的官盐!这可是给大晋国皇帝陛下的贡盐!!贡盐知道不?大晋皇帝陛下也吃这个呢!这不,因为俺爹过世了,小子没办法,只好把些宝贝拿到这里来卖了,换点钱财过日子。小子手上的也不多!诸位叔伯,想要的就赶紧啦!”
      这番话说得有条有理,超过在场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
      许多人不明觉厉,但又不想显得自己没见识,都点头称是。
      大晋国,这片大陆当前最强的帝国,虽然不和齐楚越三国中间的王八镇接壤,但实际距离也不是特别远。
      由于这盐的品相实在是超过了众人的认知,所以刘开即便随口扯虎皮,众人也听的一愣一愣的。
      “原来是刘大毛家里的小子。”
      “你家里有吃的么?叔打小儿看着你长大的!这儿有些好谷子,换你的盐吧!?”
      “哥哥我这里有两只山鸡,给我也换一些!”
      “娃子,这么小就敢出来卖私盐啊?知不知道这是杀头的罪?大爷给你几把柴刀,拿去防身!盐给我匀一半就行!”
      “娃子,大姐我身上这身衣衫是刚置办的,给你换点儿盐?”
      还有些野孩子,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就想直接往上抢!
      众人也开始虎视眈眈的,手脚开始往这边伸!
      形势不对啊!
      刘开急了,拿起一个小点儿的空陶罐。
      砰!往地上重重一摔!
      “都他娘给老子停下!”他急了,差点想掏出枪来对天放一枪,后来又想这些人也不知道枪是啥!
      不过这样一摔,众人一愣!人群短暂冷静下来!
      “我看谁敢抢?别他娘看低了老子!要说这杀头的罪,咱是啥出身?这儿又是啥地方?咱还怕这个?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刘开满不在乎的看着一帮衣衫褴褛的泥腿子行商,面对这些人就得拿出点匪气来,反正他也是土匪窝里的土匪儿子。
      怕啥呀,兜里还揣着枪呢!
      “哟呵!老子英雄儿好汉啊,这娃子也挺虎的呀!”
      “刘大毛活的时候是条汉子,我看这娃子也挺有种。”
      这时候,众人才想起这是马岗寨前当家的儿子,正儿八经的土匪呀这是!
      王八镇上大家伙儿都有匪气,但论匪类正宗,还是马岗寨。
      所以众人也还是强忍住自己想哄抢的念头。
      起码不做第一个上去抢的!
      刘开的前身是商海里摸爬滚打了十年的人,看着周围一群贼商,想欺他年幼,拿些货物就换他的盐。无论贫富,尽是奸诈之辈。
      他瞪着眼睛,扯着嗓子喊道:“老子这盐是贡盐,大晋国皇帝陛下吃的,能把这盐弄这里来卖的好汉是一般人嘛?各位想抢的,尽管来试!老子担保你们有脑袋睡觉,没脑袋起床!”
      这句狠话许多人脑子里面转了好几次才听懂,都觉得挺霸气,也有点畏怵。
      众人下意识便认为是哪个大私盐贩子要出货。
      这里的人不怕皇帝不怕官,怕的是更厉害的匪。
      说起私盐贩子这种食物链顶端的悍匪,众人还是会爱惜一下自己小命的。
      刘开看这回把众人给镇住了,使劲平复了一下自己噗噗跳的紧张心情,又喊道:“老子的盐,摆在这里是卖的,不是换东西的!只收金银铜钱!少他娘的蒙混老子!”
      “就这小子还收银子?还金子呢?”
      周围一片嘘声。
      刘开看到人群里面依然有好几个面色不善,不怀好意的家伙。
      此刻的他当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盐可真是宝贝疙瘩,这些人短时间被镇住,没当场上来哄抢,已经是很克制了。
      正当他思忖着对策,一个矮壮的中年汉子朝前走了一步问道:“娃子,你说你这盐只收银钱,我看也值得,只是你打算咋个卖法呢?”
      “咱既然把盐担出来卖,自然是知道这个行情的。一般的下品湖盐矿盐一斤二十文,上品海盐五十文,咱这是加了碘的极品贡盐,知道什么叫碘嘛?就是这盐吃了之后,可以治大脖子病的!”
      “哇!!”满街哗然!
      王八镇里是丘陵山区,有大脖子病的人不少。人们倒是知道一些海菜或者海盐能够有些疗效。
      所以当刘开道出这些时,众人看这盐的品相,还真没多少人敢怀疑!
      “这贡盐放在大晋国的盐号,是得要一贯钱一斤,你还买不到,没爵位的人,一日最多只能买一斤。各位老少爷们儿,俺爹虽然不在了,但是俺爹的五湖四海的兄弟那都是过命的交情,这个生意,俺们后面要是没人,就咱一个小娃子敢出来干?”
      刘开面不红心不跳,侃侃而谈。众人听刘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用公鸭嗓子扯得头头是道,像说书讲故事似的,听得还挺入神。
      周围的人实在是不敢再小觑他了,连外围几个始终不怀好意的人也断了心思。毕竟这可是前任山大王的儿子。
      “咱这贡盐嘛,回馈父老乡亲们,开业大酬宾,只按上等海盐价,卖五十文一斤。”
      哎~~~~众人一片惋惜之声。
      刘开喊的这个价格,大家已经知道,着实不高。
      但即便不高,那也是他娘的奢侈品打五折!都是穷鬼,兜比脸干净怎么办?
      这价格让李老六心里不上不下,如猫爪子挠心。
      “四十文一斤,怎样?”
      李老六是个走南闯北的镖师出身,算有点儿积蓄。后来干砸了一趟重要的镖,被镖局踢走了,他害怕客户报复,干脆举家跑到这里来倒腾生意。
      所以刘开喊的这些行情,他知道所言非虚。
      这些盐的确比那些贡盐的品相还要好得多,李老六刚才亲自尝过了,雪白晶莹,咸味纯正,一点都不苦涩。
      更何况,要是这盐还能治大脖子病!
      娘的!不敢想啊!
      王八镇的山区,三不管地带,根本就没有官盐往这里流通。一直以来就极度缺盐,而且这玩意儿在边境管得极其严厉。贩私盐到这里风险高,成本就得往上加,但加了成本,这里的穷逼又买不起。
      许多地方,私盐比官盐便宜一大半。唯独这里,私盐卖得比各国的官盐还贵。
      你想去买官盐?对不起,没有!都是配给本国百姓的。
      想买私盐?也没有!没几个人愿意贩到这边来!
      这便是一个死循环了。
      所以方才刘开拿出盐来卖,所有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相信,第二反应就是下意识要坑蒙拐骗偷一点儿,再下来要有人起头,就打算哄抢了。
   

第7章 卖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