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云瞅着邹福海那样,心里担心的不行。
“福海,你伤还没好呢?”
“好了好了,有生意找上门,我啥毛病都好了。走,咱现在就去厂里,现在就去。”
这架势,王芝云根本拦不住。
急匆匆的收拾了东西,王芝云就跟着邹福海和项南他们,往油棉厂去。
可王芝云心里却有点打鼓。
昨儿厂子里人闹得凶,开不出工钱,安抚不了工人,人家可不愿意来干活。项南这边是要买棉花,可出什么价,货款什么时候到,这可都没商量呢。
这些定不了准,工人又没谱……
这买卖能不能成,还不好说,她实在怕邹福海空欢喜一场。
可她又不能直来直去,把话说破了。
王芝云紧跟着,就怕再出岔子。
……
油棉厂。
项南他们回来的时候,厂子大门已经开了。
刚子见他们回来,忙跑了过来,“南哥,我们打听了一下,找了厂里管棉花加工和跑销售的,让他们找了人过来。其他人也在尽量通知了,估计就算不能全来,但能有干活的。”
“有人肯干活就行。”
项南瞅向邹福海,也不跟他绕弯子。
“邹厂长,油棉厂如今的处境,我心里有数,我也把话说在前头。我验了棉花之后,当场就可以签合同付货款,可以让你这边装车,那边发工资,两不耽误,解了燃眉之急。”
“项南兄弟,有你这话,我心里踏实。”
“价格……”
“你是个敞亮人,我也不能坑了你。”
还没等项南开口说完,邹福海就已经表了态。
一边拽着项南往他办公室走,邹福海一边跟项南念叨。
“我也知道,如今市场上棉花多,生意不那么好做,你能有路子,那是你的本事。你要了咱厂子的棉花,算是帮了我大忙,我不要你高价。
我也不瞒着你,北河镇偏僻,穷了许多年了。
这的生意,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外面棉花收购价高,差不多能有一块上下,高的地方,能有一块三四,加工倒手卖到棉纺厂、纺织厂,差点的能有一块五一块八,好点的都在两块上下,两块三四。
只不过,这棉纺厂是祖宗。
价是有,可最后到底能要到多少,还得他们说了算。
我这,原本收购价就低了些,差点的,在六毛五六到七毛二三这样,好点的,在九毛一块上下。一会儿你去验货,别管以后生意咋做,这头一单的买卖,我刨了机器和人工,给你最大利。
一块、一块二,我不赚你的。
至于到了外面,你有什么路子,能卖到多少,那我不管,我也不眼红,你看成吗?”
邹福海是实在人。
上辈子,邹福海能带着油棉厂进行改革,找到出路,带着北河镇人发家致富,也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项南心里也清楚,邹福海给的价格里,多少可能还会有些水份,但比着卖给李泽阳两块一的出货价,他已经翻了一小番。
尤其是这头一车,用的是棉纺厂的车,自己运货。
可以说是连运货成本都省出来了。
这买卖很划算了。
这笔生意是做不太长,可也不算一锤
第26章 危机四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