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纪事》剧本,陆天然是写写改改,终于算是完成了第一稿。
主要还是讲苏轼晚年在儋州所做的事!
剧本现在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找一些历史教授和研究苏轼的人过来帮忙把一下脉,至少要做到真实可考!
所以陆天然在第一稿剧本写好了之后,就去学校文学系找了一些文学系的老师。
竟然意外遇到了薛晓璐,世界就是这么小。然后经她介绍认识了一位帝都大学文学系的研究过苏轼的教授。
陆天然经过和这位姓刘的教授聊天,知道他确实对苏轼很了解,能把苏轼从小到老说得头头是道。
陆天然转念一想,干脆再拍一部苏轼的电视剧得啦,先让刘教授写第一稿剧本,然后加上一些剧情冲突就是一个很好的剧本。
尤其是苏轼可以说是从初登仕场,就震惊了当时的科举主考官欧阳修,据说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连道3个好。
“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欧阳修为了避嫌,本以为第一,才不得已改判为第二。
这是会试第二!
可能有人以为那也才榜眼而已!
这可能有所误会了,这是会试,不是殿试,殿试第一为状元,第二才是榜眼。
苏轼这个不是殿试。但是他在制科(制科不同于科举,可以理解为为选拔“非常之才”举行的不定期考试)中,被宋仁宗盛赞,“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直接入三等。
那“入三等”怎么样呢?
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说:“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
简单来说中举的都是四等,
《宋史·苏轼列传》有说道:“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就是说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入了第三等,第三等还分为三等和三等次,吴育是三等次,而苏轼是三等,为宋朝开国一百多年来的开山第一人。
纵观宋朝历史,状元有118名,“入三等”仅有4人,皆是有名之人。
这些足以见苏轼牛逼!年纪轻轻考试都能在大才如云的嘉佑二年科举中脱颖而出。
见完刘教授后,陆天然就把剧本给了他一份,让他帮忙润色一下,让剧本更加打动人,然后也跟他签了一份合作协议。
完了陆天然就走了。
走之前也对薛老师表示了感谢,如果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来导演系找自己。能帮的陆天然当然愿意帮。
而且薛老师还是很厉害的。
过两年就会自己拍摄电影!
第一部电影就是关于自闭儿童的传记类型电影,这还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拍摄的。
然后专攻爱情类型电影,而且都很成功!陆天然如果跟她合作,她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低调,没有那么多的屁事!
第二天,陆天然联系了张艺。
张艺拍摄完《士兵突进》后,又回到了话剧团继续演话剧。
他接到陆天然的电话还是很惊讶的。真的没有想到陆天然还会记得他。
然后陆天然约他出来见一面,张艺是二话不说直接问在哪里见面。
陆天然想了一下还是觉得到外面见面会比较尊重张艺,就约了在公司楼下的一家茶室。
陆天然挂掉电话后,思索了一下,拿起一份剧本就到下面的茶室等张艺了。
没过多久!
陆天然就看到穿着白色衬衫的张艺出现在茶室的门口。
向他招了招手!
张艺就兴冲冲地走了过来。
他的态度还是放得比较低的。刚一见面就喊陆天然。
“陆导,不好意思,来晚了,来晚了,让你久等了!”
“艺哥,不用客气!你应该知道我的公司就在这吧,我就是刚从公司上面下来的!”
其实,陆天然是知道张艺的性格的,是很有原则性的,不会因为你是谁,多大的人物,就会对你点头哈腰的。
这样的人,结交好了,多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有事他真的会上!
张艺摆摆手,说。
“那不一样,跟人见面,最基本的见面礼仪,我还是知道的。”
“呃…艺哥,你还是太客气啦!我们是什么交情啊!你可是帮助过我的!”
“那算什么帮助啊,是人都会出声的!”
“嗯,算了,不提当年的事了!我这次找你,可是为了兑现曾经跟你作的承诺的,我可以够朋友吧!”
见陆天然把一本好像是剧本的文件递给他时。张艺真的很兴奋,又有点紧张,搓搓手,然后才伸手去接过去剧本。
“艺哥,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剧本。你先看看,我打算让你来演剧中的苏轼!”
“嗯,我先看一下!”
“好,
第 93 章 主角选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