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到震撼人心的重弩威力。
匈奴人久久都没有提起战意。
看着那些寒气逼人的重弩,他们的心已经怯了。
如果让他们冲锋,恐怕都拿不出百分百的勇气出来。
实在太吓人。
重弩,匈奴有遇到过。
甚至匈奴人自己也有重弩的存在。
但他们的重弩,射程最远的,也仅仅不到四百步。
而且,每一发的射击间隔,最快也要十几个呼吸的时间。
如果用他们的十架重弩,架在沟壑当中。
面对骑兵的冲锋,最多也就能够射出三轮,就会被骑兵冲到阵前。
可大秦的重弩,射程来到了惊人的五百步。
多出来超乎常理的一百步。
而且射击的间隔太快,快到就好似不用装填一般。
仅仅二十架重弩架在沟壑间,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第一次见到有着如此恐怖压制力的重弩,着实给剩下的匈奴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反观大秦这边。
留在三条战线的一千二百人。
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方的重弩展露威力。
在他们看来,重弩被改装加到了马车之上,的确有了较高的机动性。
但击发间隔太长,终归是硬伤。
放在沟壑当中,肯定只能削减敌方战力,最后还要靠连发轻弩的密集打击,阻挡敌人的冲锋。
结果当连发重弩展露出恐怖的压制力和杀伤力之后,他们就傻眼了。
二十架重弩。
竟然打得匈奴连个装死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就火力的密集程度上来说。
威力更大,速度比连发轻弩慢不了多少的重弩。
更让人感觉到巨大的压迫感。
特别是那一声声的重弩弦声,就像是催命弦音,震慑心魄。
第一次看到那些被重弩箭穿透,或者被穿成肉串的匈奴士卒,大秦将士们不由得冒出冷汗。
同时心中庆幸。
还好这些连发重弩是我大秦的。
不然要是让他们去面对如此恐怖的重弩,就算侥幸能够活下来,估计也会留下心理阴影,不能再提刀上战场。
重弩压制之下,沟壑当中,躺着密密麻麻的匈奴人尸体和战马的尸体。
这样阻挡住了匈奴人前进的步伐。
其实,他们看着眼前被阻挡住的道路,心中也庆幸不能推进。
不然,要是让他们去面对那骇人的重弩,那只有一个结局,送死。
在这里尚且如此,突袭至两侧的己方大军,会不会也遭遇到同样的情况呢?
滞留在沟壑当中匈奴士卒,不由得想到。
如果也是遇到如此恐怖的重弩的话。
他们赖以成名的骑兵冲锋,草原上的雄鹰,能在如此恐怖的重弩之下,活下来多少人?
此时此刻,很多匈奴将领,想起两侧四万人的突袭,只能在心中祈祷他们能够凭借人数的优势,将大秦边军击溃。
不然,他们进退维谷。
…………
大秦驻军营地两侧,阵线已经摆开。
和前方三条阵线相同。
在重弩前方,有着两排骑卒挡在最前方。
只需等到匈奴骑兵冲锋,进入到五百步,甚至四百步,或者三百步的位置,这些骑卒便会向后退去,露出收割骑卒的利器。
而他们,退后到重弩之后,会在两百步这个区域之间,给遗漏过来的敌人再次以轻弩洗礼。
在此打击之下,就算是两万匈奴人,冲到阵前,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很快
第145章 见识见识我大秦的利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