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还有最后一圈了,前面三人咬着牙开始冲刺,陈瀚还是不紧不慢的跟着。
这时第一名微微侧头对第二名小声说:“一会儿你去外道挡住后面的,我冲刺”
“tmd你怎么不去?”第二名不干了。
“我现在是第一,怎么能去外道卡位?”
“我tmd要不是帮你,我就第一了”
几个人虽然是国家队的队友,但是现在都代表各自的大学,都想得一块金牌。他们说话虽然很小声,可是陈瀚是紧紧跟随的加上陈瀚听力一流,对话就被陈瀚给听见了。
“呵呵!你们别研究了,最后一圈。我可先走了啊!拜拜了”说着话,陈瀚几步跨到外道,一个加速就冲到最前面去了。
后面这三位一看陈瀚上去了,急眼了。也想加速超越,可惜体力实在是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他们是三个人,各为其主,都想从外道超,结果挤一块去了。为了互相躲避不得不把速度降下来,陈瀚就那么一骑绝尘了。
看台上的观众可不知道运动员都说了什么,他们只是看见陈瀚在最后一圈从外道加速,然后后面的想反超越却挤在一起,被陈瀚渔翁得利了。
“嘿!这哥们运气真不错啊!这都能赢”
“谁说不是呢,我认识第一的那个,国家队的。要不是他们三个挤一块儿了,这前三非他们莫属。这下好,让人捡个便宜!”
陈瀚强大的实力被误会成了捡便宜。
最后成绩陈瀚13分10秒。而后面那三位因为耽误了不少时间都在14分左右。
等到陈瀚的名字再次被打在大屏幕上的时候,人们才发现5000米的冠军居然是100米和200米的冠军。
观众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太理解这里的门道,但是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些人却已经震惊了。
“这怎么可能?他不是跑100米的吗?怎么5000米也这么强?”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问道。
“是啊!而且成绩还都那么好,这样的人才应该招进国家队来。去打听一下这个运动的资料”另外一人吩咐道。
于是下面在组织颁奖,上面的人就开始查陈瀚的底细了。打了无数的电话,最后只是知道陈瀚是电影学院的大一学生,至于训练的事情学校方面一无所知。后来又有人打听出来,陈瀚居然是跟着国家田径队的李副总教练训练的。
“呵呵!我就说嘛!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凭空冒出来,看起来老李那家伙训练水平又提高了嘛!”
“是呀!这成绩,明年可以去奥运会了嘛!没准儿能拿着名次呢!就是不知道老李这家伙是怎么把人训练到长短距离兼顾的”
照例,电影学院又开始发微博:恭喜我校学生陈瀚夺得5000米冠军,大三元。
于是乎明星们再次跟着转发,然而这次可不像之前一样了,网上是什么样的反应都有了。
主要就是陈瀚这个兼顾短跑和长跑的金牌太过逆天了。人们已经不再去讨论陈瀚是怎么把歌写得那么好了,反正能写首好歌的人大有人在。而写首好歌又能拿个百米冠军也不算稀奇,毕竟现在的大学生爱好广泛,人家又是专业艺术类的学生,这也不算稀奇。
而能拿一百米冠军又能拿5000米冠军就非常反常了,尤其是有人又把第二第三名的身份曝光以后,陈瀚的这个5000米金牌就更值得研究了。
网上言论主要分成三派。一是一些因为陈瀚的颜值和《平凡之路》而粉陈瀚的粉丝,这些人的观点就是,天才就是天才。长的好看,歌又好,又能跑怎么就不行了?你们那些所谓科学依据怎么能拿来衡量天才?
二就是一些所谓懂点体育常识的人,从各种技术、专业角度分析陈瀚是不可能做到长短距离兼顾的。有的用各种世界冠军举例,有的用医学举例,从人体科学角度分析,总之一句话:这是不可能的。
&nbs
第42章 吴晓下场风波渐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