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荆州大地生机初显,还残留着寒气。
刘琦离开襄阳城,直奔长沙而去。
他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锦袍,身无分文,只能先去投奔自己的堂兄刘磐。
虽然刘琦的身份贵为皇室后裔,又是荆州牧的嫡长子,可连个亲近之人都没有。
襄阳城内,除了一些名士清流,基本上都是蔡氏一系。
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在汉末太大了些。
也不知道刘磐收没收到张三李四的消息。
眼下,刘琦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咱们要去哪啊?”
“你想去哪就去哪,不必跟着我。”
“那不行,你这小公子救了俺的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我只是觉得你不该死。”
刘琦头也不回。
倒不是刘琦故弄玄虚,而是这人在死牢中对他颇为照顾。
死牢中的其他犯人见狱卒对刘琦优待,连伙食都不一样,自然心中不平。
有的犯人甚至用秽物相逼,而这个汉子仗义执言,给刘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这个汉子估计都忘了那一茬。
对好人来说,做好事只是习以为常的事。
“不行,俺总觉得欠你什么,再说了,时下兵荒马乱,你手无缚鸡之力,叫俺如何放心得下!”
“多谢。”
刘琦没有拒绝这汉子的跟随,对着他躬身施了一礼。
“恩公使不得,我甘宁向来是有恩必报!”
那汉子咧嘴一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倍加和煦,说得刘琦心里暖洋洋的。
蓦然。
刘琦瞠目结舌。
“什么?你叫甘宁!”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甘宁甘兴霸是也!”
“巴郡锦帆侠便是阁下?”
“年少时闯出的凶名,算不得什么,而今那些兄弟早已流落天下了。”见刘琦对自己的名讳颇为动容,甘宁面色难看:“若是小公子嫌弃俺,俺就不再叨扰了。”
刘琦连连摆手。
他哪里会嫌弃甘宁这位猛将。
甘宁在东汉末年名将的排名可是很靠前的,综合实力很强,水战、步战和马战都有s级的表现。
高光时刻便是建安十八年,甘宁在濡须口率领百人突袭曹操号称的四十万大军,全身而退。
百骑劫魏营,功震天下英!
不仅如此,甘宁更是有对峙曹仁和关羽的战绩。
孙策和太史慈死后,甘宁便可称为东吴第一猛将。
当然,并不代表甘宁就比孙策和太史慈弱。
没想到自己随手救下的竟是甘宁,刘琦压下心中火热,好奇地问道:“兴霸,我只是好奇你怎么会在襄阳城的死牢之中?”
“说来话长,俺少时做任侠,名声不好,后来俺想要有一番作为,便投了益州牧刘焉。刘焉死后,刘璋昏庸,俺受人蛊惑发动叛乱失败,带领麾下投效刘荆州,不曾想被卸下兵权下入死牢。”
甘宁颇为无奈,一直郁郁不得志。
刘琦倒是知道甘宁曾经投效刘表,却不知被下入死牢。
如果没有自己的介入,用不了多久,刘表应该会提用甘宁,但不会重用。
至于甘宁投奔孙权,应该是建安八年射杀凌操之后的事情了。
“兴霸若不弃,小可愿与你结为兄弟!”
此时的甘宁可是一位潜力股,刘琦自然不会放过。
甘宁大喜。
“承蒙恩公高抬,在下必生死相随!”
此时的甘宁屡屡碰壁,遇到一个高看自己的人,便推心置腹。
况且,刘琦的身份也非常人。
虽然甘宁三次改换门庭,却非不忠不义之辈。
有了甘宁的跟随,刘琦随波逐流的心思活络起来,仿佛从一望无际的小路尽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身为穿越者,自己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乱世之中,想要有一片根基,钱粮必不可少。
荆州是不能待了。
刘琦稍作思忖,决定前往当今天下最富庶之地——徐州。
徐州牧陶谦已死,经过刘备、吕布和曹操的轮番折腾,乱糟糟的。
对刘琦来说,富贵险中求。
乱才有机会。
听闻刘琦的打算,甘宁二话不说,带着他一路向东,奔着临淮的方向去了。
……
襄阳城,州牧府。
刘表坐在大堂,眉头紧皱,叹气道:“那逆子真的离开了襄阳城吗?真的就离开了啊!”
“启禀州牧,属下亲眼所见,琦公子一路向东。”随后,侍卫汇报着狱卒传来的消息:“琦公子走之前从死牢中带走了甘宁。”
“甘宁吗?此人勇力过人,可惜出身不好,我本想压压他的贼性交给黄祖,也罢。”
刘表浑然不在意。
“要不要属下继续派人保护琦公子?”
“不用了,哼!”刘表一挥衣袖,冷声说道:“不见黄河不死心,他身无分文,我看能硬挺到几时?”
“喏,那属下告退了。”
“慢着,去长沙给刘磐传我令,若是刘琦去寻他,不可给予半点资助!”
刘表知道刘磐素与刘琦交好。
一听这话,门口值守的李四心中一凉。
张三还没有从长沙回来,州牧大人就断了琦公子的后路。
这一次,州牧大人是动了真火。
琦公子难了啊!
待刘琦离开襄阳的消息传开之后,引起了荆州的热议。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一向慈孝的琦公子会如此刚烈,与刘表一州之牧断绝了关系。
至于此事缘由也被传得五花八门,成为了士人的笑谈。
荆襄隐士司马徽评道:“刘琦,反常之举,乃自取其辱也!”
名士庞德公评道:“庸人自扰,有负孝名!”
唯有河南乔玄赞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人,宁受罪,不忍耻,犬儒英杰!”
不过,很多人并没有把刘琦放在心上。
倒是有三个人很在意此事,并窃以为喜。
“琮儿,刘琦已叛逃荆州,你可要努力,莫要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蔡氏得意洋洋。
刘琮喜形于色:“多谢母亲,孩儿必定不会再添乱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上次你说什么我大呼求救,差点漏了馅,还好夫君听信于我。”
“想不到孩儿那迂腐的兄长有几分机敏,是孩儿草率了。”
“孺子可教也!”蔡氏眯着眼睛,拉起蔡环的手,嘱咐道:“环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就别惦记刘琦了。”
蔡氏之所以如此相助刘琮,一是因为刘琮愚蠢,比较容易掌控,二是因为自己的侄女蔡环嫁给了刘琮。
&n
第2章 锦帆!锦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