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清楚,似乎在深圳的美好生活,已经在向她招手。
她一骨碌从床上下来,快步走到父母的屋子里。
这些天,除了买东西,他们一家三口都不怎么出去,父母正坐在屋子里说话。
其实,这些天,周万年和王桂芬也越来越发愁。
刘东贤的事情将他们家连累的不轻,一方面周万年是刘东贤的师父,刘东贤在他们家呆了好几年,这村里的人都知道。
二是,他们要和刘家定亲的事,很多人都知道,虽然最终没定成,但在人们印象中,他们家小瑾,名声上已经不好听了。
再说刘东贤来自己家的时间长,人们心里都怀疑,是不是刘东贤和小瑾早已经有了首尾。
类似的这种话,王桂芬已经听过不少了,她还跟别人吵过几次。
但舌头长在人家嘴里,你能不让人家说呢?哪怕不当着你的面说,背地里也会说。
舌头底下压死人,那些话,结婚二十多年的王桂芬都觉得不堪入耳,更别说脸皮薄的周瑾了。
所以,最近周万年和王桂芬一直不让她出去,也是不想让她听见那些话,怕她受刺激。
但总是这样关在家里也不是办法,闺女大了,要干活,要找婆家,他们也得出去找活干。
快秋收了,得去收庄稼。
以前周万年会做木工挣钱,现在木工屋被烧了,就得想别的办法。
一家三口天天要吃要喝,总不能坐吃山空。
周万年和王桂芬商量着,先在院子里搭一个棚子,将工具们修整修整,就开始接活了。
虽然屋子烧了,工具损坏了,图纸烧没了,但手艺还在,脑子还在,继续干,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这些年,多亏了周万年的手艺,所以周家有些存款,虽然比不得那些做买卖的人,但比一般土里刨食吃的农民们,强多了。
挣钱的问题能解决,但小瑾可怎么办呢?
说亲吧,她自己不愿意。
再说也不好找,她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这附近的村里谁愿意接手呢?别人都嫌有牵扯。
只能远嫁了,但一说起远嫁,夫妻二人就摇摇头,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一定要在眼皮子底下放着。
但闺女20岁了,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这不说亲,也不出门,总不是个事啊!
王桂芬说,“要不,给小瑾找个班儿吧?”
周万年说,“找什么班?在哪里找?”
王桂芬说,“在县城,托人找一个,咱们村里就有人到县城打零工的。
这样,小瑾有事情做,不用天天闷在家里。
去了县城,多见见人,还能躲开村里这些是非,等时间长了,人们忘的差不多了,她再回来说个婆家。
你觉得怎么样?”
周万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闺女大了,不说亲就上个班,总不能闲在家里,那样不长本事。
他回道,“等会儿问问小瑾吧!”
两夫妻正商量着,只听见周瑾喊他们,“爸,妈,我进来了!”
&
第19章 空间差点被发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