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要通电的消息一下传开了,大家都喜笑颜开地讨论这件事情。
家家户户也开始着手买电线的事,只有建军稳坐钓鱼台,一点都不着急。
新房在装修的时候,就已经将所有的电线布好,现在就等着接入外部电源,里面的用电设备就可以启动了。
很快,施工队将电线杆架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这个年代的电线杆还都是木头的,参差不齐的立在田埂边上。
杜鹃家是第一个亮起电灯的。
随后,他们买了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牡丹牌的。
顿时家里就热闹起来,一到傍晚,家里就挤满了过来看电视的乡亲。
刘桂芳索性将电视摆放在堂屋的饭桌上,朝着大门,这样人们就可以坐在院子里看。
那场面,跟看大电影一样。
不过,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建江和小花的学习。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觉显得尤其重要。
不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能被各种东西吸引,唯独忘了学习。
而建江和小花,却能在喧闹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学习状态。
小花还有几个月就要初中毕业了,她的目标是一中,可不能让别的东西分心。
她就是在《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中听英语,练习口语,偶尔也会瞅一眼,不过很快就恢复到学习的状态。
杜鹃的家具店也逐渐进入状态,慢慢能卖出一些家具,与她接洽的人,层次也逐渐提高,都是一些做买卖的老板。
建军则负责做好家具供应工作。
第一个月,营业收入三千元,刨掉付给木匠的钱和运费,毛利润在一半左右,当然,还没有把装修钱和房租算进去。
那样算的话,第一个无论如何都是赔本的。
这样看来,家具店挣的钱和水果店差不多。
如果没有新的营业增长额,盈利将十分微薄。
不过,经过一个月的摸索,杜鹃发现高档实木家具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客户对这种家具也很认可,只是目标客户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这是她下一步将着重考虑的方向。
因为家具店现在就杜鹃和建军两个人,实在有点忙不过来,杜鹃决定再招几个员工。
建军早就有这个打算了,每天看到杜鹃在店里忙碌,有时候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他就心疼。
杜鹃正犯愁怎么找人呢,这天李秀莲带着朱一文过来串门了。
李秀莲笑眯眯的跟刘桂芳和杜鹃寒暄,朱一文却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坐在那唉声叹气。
他在砖厂工作,应该每月都有工资才对,怎么这副模样。
杜鹃最看不得人沮丧,忙问他怎么回事?
李秀莲笑骂:
“他就是不知足,总觉得管事的给他穿小鞋了。”
朱一文红着脖子争辩,
“本来就是嘛,最近几个月,做砖的订单增加了好多,我干的最苦最累的活,没想到月底结算,一块钱工资没加,这活干着没劲。”
杜鹃笑问:
“那什么活干着有劲?我那家具店正缺人手,如果你来干,我给你一个月三十底薪。”
朱一文先是惊喜,他当然想跟着杜鹃干啦。
&n
第138章 跟着杜鹃干有肉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