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当他把这件事跟肖丽丽说了之后,肖丽丽不但不安慰他,和他站在一起,还说他的确没有做成一单买卖,需要自我反省一下。
这时,他突然想到前几天一起吃饭的几个港商,他们手里有的是钱。
他一定要再争取一下。
说着,他从沙发上弹跳起来,着急忙慌出了门。
.......
十天后,刘桂芳康复出院,建军找了一辆拖拉机载着她回家。
杜鹃和建军也跟在车上,一路颠簸。
当时,杜鹃就在想,要是能买上一辆车就好了。
这个时候的轿车很少,卡车倒是不少,最常见的是解放。
要是能买一辆解放也不错,能坐人,还能拉货。
要是有一辆轿车,那就更加拉风了,不知道该有多少人羡慕。
杜鹃打听过了,一台解放汽车六万四,北京吉普212要卖五万多,上海轿车最贵了,要八万块。
以她目前手里的钱,还远远不够。
看来,想要过上舒适的生活,还得想办法挣更多的钱。
刘桂芳回家后,坤坤和涛涛都高兴坏了,围在她身边,一个劲叫奶奶。
刘桂芳把他们抱起来,一条腿上,放一个,在他们脸上亲来亲去,好像永远都亲不够。
等傍晚的时候,静静也放学了,见到奶奶,飞奔过来,问奶奶做手术疼不疼。
建江和小花见到自己妈安然无恙,也很高兴,自觉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小花能干,洗碗,扫地都干得特别好。
反倒是刘桂芳怕她耽误学习,什么都不让她干。
家里的电视也封存了起来,电视一开,就把村里的一帮闲散堂客们吸引过来,吵吵闹闹的,烦心,还耽误学习。
索性,大家都不看,图个清静。
杜鹃干脆给刘桂芳买了一个收音机,平时没事可以听听广播。
建业可是不敢想着出去跑了,老老实实种菜,至于卖菜的事,都交给杜鹃。
她认识的人多,随便找个车,就把菜收走了,批发价虽低一点,好在比较省时间。
通过卖菜,建业一个月也能搞几十块钱的收入。
他的收入在村里不算低,和杜鹃他们一比,就只是毛毛雨了。
家具店经过几个月摸索,已经进入正轨,高档实木家具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城镇职工家庭多,住房、医疗都不怎么用花钱,钱都用在吃穿上,有富裕的钱,便买家电、家具。
不管哪个时代,年轻人结婚,都少不了要添置东西,不少人都会选择给房子添一套新家具。
高档家具,胜在高档,那说出去,都是有面子的事。
尤其那些个体户做大的,更加需要脸面,做出来多少实木家具都能卖出去。
这个月,店里的营业额一下达到了一万块,朱一文和小满都获得了丰厚的提成。
不过,小满因为订单少一点,提成比朱一文少了一半。
究其原因,还是小满不如朱一文能摸开脸面去推销家具。
朱一文以前做过泥工,又在砖厂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脸皮早就锻炼出来了。
&nb
第142章 港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