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和建军找出一把手电,摸黑来到李老头家。
李老头正准备睡,听到杜鹃呼喊,立即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的脸上带着期望而愉悦的神情。
一定是儿子有消息了,不然杜鹃不会连夜赶过来。
杜鹃和建军被请进厨房门,老李头点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照在他们脸上,黄橙橙的。
杜鹃没有直接说出建军听到的故事,而是让老李头再说一下当时逃难时和儿子走散的事情。
虽然过去了五十年,老李头说的时候,那种画面还很新鲜,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杜鹃听完,蹙眉问道:
“李大爷,这是你和儿子走散的事,之前,你们有没有特别的遭遇,或者记忆深刻的事情?”
老李头神情肃然,陷入更深的回忆,那些陈年往事,像一张蛛网一样,缠住了他过往的人生。
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什么,说道:
“我想起来了,大概是红军走散半年前左右,我们在一个寺里呆过几天,那几天我们总算吃了几顿饱饭,里面的住持很和善,听说我们是逃难过来的,很同情我们。把寺里能拿出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把他娘的遗物想交给他,可惜他没要。他说,他一个小孩子,东西到了他手里,容易弄丢,我想着,也是,就还自己保存着。要是当时把那块玉佩给他,说不定,早就找到他了。”
老李头可能是年纪有点大,回忆得有点断断续续,但杜鹃和建军听完却很兴奋,露出了欣喜的笑。
尤其杜鹃,她的眼里都闪过了泪花,没想到登报半年多没有消息,这次因为建军修塔,意外知道线索,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老李头一看杜鹃这样,又是惊喜又是担忧。
他料想杜鹃可能找到了儿子,但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人世。
他用浑浊的眼睛看向杜鹃,反而平静下来,
“你们找到红军了对吗?他是不是已经不在了?其实,我也想过,他本来就是早产,体弱多病,后来又总是吃不饱饭,日子过得艰难,能熬到这个岁数不容易!”
老李头快八十的人了,他儿子李红军如果还活着的话,算起来,也有六十了。
杜鹃和建军两人对视了一眼,没想到李老头猜到了儿子的死。
不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有一个孙子吧!
杜鹃握着他像柴火枝一样枯黄的双手,泪中带笑说:
“李大爷,您先别着急,您的儿子,我们没有见到,却见到了您的孙子,他现在在省城做服装生意,明天,我就让他来看你。”
老李头激动得露出一口漏风的黑牙,
“真的?我有孙子?”
建军也说道:
“我听您孙子说了同您一样的故事,里面也提到了那块玉佩。他是听他爸爸说的。就是不知道,你们除了玉佩,还有别的东西,能证明你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吗?”
这个问题一出,老李头和杜鹃都愣了一下。
杜鹃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她被兴奋冲昏了头脑,只想求证这个故事,所以半夜还来打扰老李头。
只是,故事本身有没有问题,或者说最后他们是否真的是爷孙,她还没有想到那一步。
好在,她有一台测谎
第172章 爷孙相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