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清水村,已经大变样。
家家户户都盖起来红砖房,有的更是两层小楼拔地起,俨然是未来口中的小别墅。
当然,刚进入九零年代,这个时候的建筑材料还比较落后,二层楼中间的楼板用的还是预制板。
这种板两层楼还行,再高就不能用了,承受力不行,容易出事。
而新型建筑材料,那也是杜鹃的建筑集团要研究和改进的课题,她因为有上一世的经验,总是先人一步,发明了很多材料,并申请了专利,别人要用,只能从杜鹃的建材公司进货,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建军的喜宴结束后,蔡有全就兴致勃勃地带着过来庆贺的城里人沿着湖岸,一直走到了后山。
如今,环湖公路已经修好,沿途也种上了杨柳,柳枝翩跹,随风摇曳,给人一种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的闲情。
再往北走,就是回水湾,这里已经被绿色草地覆盖,大片绿地延伸,不时有几棵古槐点缀,让人有一种在上面尽情奔跑撒野的冲动。
实际上,这里也是随处可见正在嬉闹玩耍的孩子,他们把这里当做玩乐的天堂。
旁边是一个巨大的鱼塘,中间用水泥路隔成了很多方块,每个鱼池里养的是不同种类的鱼。
一边树荫下,不少从外地来的人,正一字排开,专注地垂钓。
不远处是他们停放的自行车和摩托车,间或还有一辆小汽车。
这是一些人休闲的方式,自从第一个人发现这个惬意的垂钓地方后,一传十,十传百,名声早就传出去了。
刚开始,蔡有全见有人在他鱼塘垂钓,自然不乐意了,要钓去团结湖那边去钓,他这可是私人鱼塘。
后来,杜鹃给他出主意,钓上来的鱼必须花钱买下,这事不就解决了吗?
鱼的价格比市场上要高一点,专门派一个人负责,大老远来,肯定不差这几块钱。
很多人真的以钓鱼为乐,一坐就是一整天。
蔡有全慢慢又发展了方便面和饮料生意,鱼塘边开起了第一个小卖部,如果想吃热乎饭也可以,只要花钱,盒饭直接送到手里。
这些主意自然不是蔡有全想出来的,全部都是由杜鹃出谋划策。
到达后山的时候,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山花烂漫,苗木蓬勃,由建军设计建造的回廊和凉亭随处可见。
这里俨然成了园林,还是就地取材,融入大自然的园林。
人们漫步在小树林间,远眺鹰嘴峰,日子好不逍遥惬意。
原来的荒山,竟然被打造成了世外桃源,人人都夸蔡有全能干。
蔡有全笑着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多亏了孩子们帮我出谋划策,还有乡亲们一起努力,才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对于蔡有全来说,他还是有点遗憾。
把这里搞得这么漂亮,但其实盈利项目不多,只有鱼塘那块,每年能卖掉几万斤鱼,获利十几万。
但那些钱是要跟全村参与的人分的,实际落进他腰包的才几万块。
&
第230章 肖丽丽的新靠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