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司马懿看向刘唐沉声说道:“你需要做的就是从中择其青壮,使他们忠其心,炼其体。”
      “简单来说,就是在东京城中培养死士,我想就以刘唐兄弟的阅历来说,此事应该不陌生。”
      “再以刘唐兄弟你的经历与本事而言,此事也应当不难。”
      说完,便淡然的喝着茶水。
      “死........死士?”
      这一刻,刘唐的呼吸都不禁变得急促起来。
      且不说这是诛九族的事情,反正他就独自一人,无论九族还是三族也都一样。
      但光是这么大个事情,又怎么可能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做到呢,东京可是有百万人呢。
      此时刘唐的脑海中,仿佛都已经停止了思考,不知刚才到底是听到了什么。
      而另外一旁负责倒酒的时迁,也是惊得差点连酒壶都掉了。
      合着曹军师所计划的,竟然是这种泼天大事。
      这........这未免也太疯狂了吧。
      这种事情也敢想?
      曹军师到底是长了几个脑袋啊。
      “哈哈哈.......”
      看着如此惊讶的二人,司马懿不禁放下酒杯笑说道:“二位不必如此紧张,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来先喝杯酒放松放松。”
      “其实此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
      司马懿说着,便从衣兜中掏出来了一本小册子,“不过只需做到以下三点而已。”
      “其一,从接触禁军底层中最不得志的那批人开始,像林教头曾经的那种情况不在少数,可先以请他们训练家丁开始,而后.......”
      “其二,将救济的流民们分为数队,想办法给他们在城内外安排些营生做,无论种田也好,还是伙计也罢,待晚间时.......”
      “其三,也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要给足他们目标与保障,也就是希望与钱粮.......”
      司马懿将手中小册子递到刘唐手中,正声说道:“刘唐兄弟,我刚才只是说了个大概,更详细的章程步骤这册子上面都有。”
      “根据这计划,再加上刘唐兄弟你随机应变的能力,我相信,你是能够做好此事的。”
      刘唐暗吞一口唾沫,接过比千金还重的小册子,沉声问道:“曹军师,公明哥哥可知此事?”
      司马懿摇摇头道:“不知。”
      “不知?”
      刘唐又是一惊,“那这事.......”
      “刘唐兄弟!”
      司马懿正声打断道:“这也是为了我们招安之后的保证,在那些朝堂上大员们的眼中,我们梁山泊永远都是贼寇,我们不得不谋划后路。”
      “而此事公明哥哥现在不知道,将来也不能知道。”
      “甚至于你刘唐从今往后,除了时迁以外,你也再不能在接触梁山泊众头领中的任何一人。”
      “以刘唐兄弟之高义,我相信你明白此事的严重性。”
      “对,对.......”
      刘唐重重的点了点头,低声嘀咕着,是这么个道理。
      此事无论告诉谁,那都是害了谁。
      他刘唐闯荡江湖数十年,靠的就是心中义气。
      为了梁山众兄弟们的安全,就算此事在危险,他也必须扛了。
      更何况,正如刚才曹军师所言。
      这种事情对于他这样的老江湖或许很难,但未必就没有下手的地方。
      刘唐在深思熟虑过后,又问道:“我需要隐藏多久?”
      司马懿平声应道:“快则三五年,慢则十年、二十年,亦或是永远。”
      说完又深深的看向刘唐双眼,沉声问道:“刘唐兄弟,此事你能做到吗?”
      话已至此,刘唐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他向来胆子大,从来都不带怕的,再加上他做事细腻,也不担心麻烦事儿。
      大不了就是一死,也好早些下去见晁天王。
      在看到刘唐的点头应答之后,司马懿又将目光投向一旁,还呆愣着的时迁。
      轻声说道:“时迁兄弟,从今往后,你便是从中提供帮助并传递消息的人,除此之外再也无第四人知晓此事。”
      时迁重重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必然不负重托。
      这一夜,在这青楼中。
      司马懿依旧睡得很好,但至少有三个人几乎是彻夜未眠。
      翌日,清晨。
      等司马懿准备带着他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只见刘唐、时迁、杨再兴三人都肿着一双眼睛。
      特别是那杨再兴,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
      而此时此刻。
      皇宫中,设朝于文德殿。
      皇帝赵佶坐于卷帘之后的大位上,大殿之中众臣站为数列。
      左侧一列以宰相蔡京为首,右侧一列宰执王黼为首。
      只见台阶之上,内侍省都知梁师成用着他的公鸭嗓,大声喊道:“开始奏事。”
      话音刚落,王黼便出列拱手道:“启禀官家,臣有事要奏。”
      “准奏!”
      卷帘之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nb

第79章 赵佶的快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