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证据的搜集与风险的评估[2/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我特别指示石秀,留意市场上是否有大量易燃物品(如桐油、硫磺、干柴)被秘密采购?是否有可疑人员在夜间频繁出入某些重要的宫殿、官署或桥梁附近?这些都可能是为“焚城”做准备的迹象。
  收集民怨与实例:
  玄镜台的成员会收集那些因为董卓集团搜刮财富而家破人亡的具体实例,记录下受害者的姓名、被掠夺的财物种类和数量。
  这些充满血泪的控诉,虽然未必能直接作为指证董卓的“法律”证据,但在道义上,却是最有力的武器,足以激起任何尚有良知者的愤怒。
  然而,每一次证据的搜集,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尚书台并非铁板一块,我无法确定身边是否有董卓或李儒的眼线。
  我每一次秘密抄录文书,每一次向其他部门打探消息,都可能被暗中观察、记录在案。
  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动作隐蔽,不留下任何直接指向我的痕迹。
  石秀和玄镜台的成员更是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他们在市井中活动,直接面对的是董卓的爪牙和凉州军的暴戾。
  散布流言、打探消息、跟踪观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我必须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采用更狡猾、更灵活的策略,并且做好随时撤离和切断联系的准备。
  我如同一个走钢丝的人,在搜集证据的渴望和暴露身份的恐惧之间,艰难地维持着平衡。
  我将搜集到的所有证据,无论是官方文书的疑点,还是民间的情报,都用我们约定的密写方法,分门别类地记录在特制的竹简上,藏匿在那个只有我知道的安全地点。
  这些竹简,就是我未来摊牌的底气,也是悬在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清楚地知道,我掌握的证据越多,距离真相越近,也就距离危险越近。
  李儒那样的人物,绝不会容忍一个洞悉了他全部阴谋的人活下去。
  风险评估,成为了我每日必须进行的功课。
  我需要不断判断:
  哪些证据已经足够有力?
  哪些线索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哪些行动风险过高,必须暂时放弃?
  何时是继续潜伏的最佳时机?
  何时又必须果断出手,将证据公之于众(或者说,交给王允)?
  这场围绕着证据的暗战,不仅考验着我的智慧和勇气,更考验着我的耐心和判断力。
  我必须像最高明的猎手一样,在黑暗中潜伏、观察、等待,直到最有把握的那一刻,才发动致命一击。
  而现在,我觉得,证据已经积累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去寻找那位唯一可能与我并肩作战的盟友了。

第63章 证据的搜集与风险的评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