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前说要想办法,其实他能想到的办法并不多。
时代便是如此,纵然他有再多的能耐,也不得施展半分。
除非他选择和娄家一样集体跑路。
但他现在有家有口,这样的选择太不现实,能做的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为此,他连出去倒卖系统物资的次数都已经减少到半年一次。
一切为了安全。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
老百姓似乎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即便是有不习惯的,也会被迫习惯。
这时候贫民百姓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从来没有人会找三代贫农的毛病,只要他们谨言慎行,日子还是照常。
于敏和于强去东北的第一年,春节的时候没有回来,他们说要争取积极表现,所以留在了老乡家里过年。
老乡们很淳朴,对他们这些知青的生活很是照顾,除了刚开始去的时候因为劳动量太大不太习惯吃了不少苦,适应了之后两人在北大荒待的还挺顺利。
期间,于敏和于强基本一个月给家里邮一封信,汇报工作和生活上的动态,让家里人都放心。
一直到第二年春节,两人在结伴一起回到家里。
大年二十四,李向前和岳父岳母一大早就来到火车站,按照信上说的,于敏和于强应该是今天到。
等了半天的功夫,几人才算是接到姐弟俩。
时隔四百多天再次相聚,岳父岳母看到一双儿女泪眼婆娑。
见到父母在姐姐、姐夫家里过的很好,于敏和于强也很高兴,对李向前充满了感恩之心。
这次于敏和于强是攒了一年多的假,可以在家待二十多天。
回到家里,于强感叹道:“还是我们燕京的条件好啊!”
岳母闻言又掉了眼泪,真不知道两个孩子在北大荒这一年多遭了多少罪。
晚饭是于莉和岳母一起张罗的,八菜一汤比年夜饭还要丰盛,于敏和于强就差把舌头吞下去了。
“慢点吃,锅里还有呢!”于莉宠爱的看着弟弟妹妹,她又问道:“你们在那边吃的咋样?”
于强将口中的溜肉段吞下,答道:“指望口粮肯定不够吃,多亏了姐夫给我们的粮票,饿肯定饿不着,不过就是不能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偶尔可以偷偷去副食店解解馋,根本不敢张扬。唉,有票都花不出去。”
于敏告状道:“姐,你是不知道。他靠着姐夫给的粮票收买知青点的知青帮他干了不少活,可会偷懒了。”
于强赶紧辩解道:“我那不是腰疼吗?”
“谁不疼。”于敏呛了于强一句,然后对于莉道:“姐,我们在那边,别的时候都好说。就是这冬天,真是太难熬了。
知青点的房子就跟筛子一样,到处漏风,冬天炕烧的再旺,屋里一样冷,我们那不少知青都起了冻疮。
多亏了你和我姐夫给我们带的那些棉袄棉裤,还有棉被,我跟于强我们俩一点事都没有,他们那帮人别替多羡慕我们俩了。”
于莉听着妹妹说的都感到揪心,拉住了她的手。
吃完丰盛的晚饭,一家人继续聊天。
分别了一年多,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的春节,李向前家里热闹非凡,足足七口人,让家里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
第158章 针诚慰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