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拖钓中的路亚[1/2页]

首富从摸鱼开始 星星火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午,经过好几轮砸石头的一三四组,休息过后果然都更加腰酸背痛起来。
      因此他们都放弃了继续下网下笼的捕鱼方式,而纷纷选择了比较休闲的作钓方式。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渔获已经不少了。
      拿到的学分已经超出了平均每次出海实操要获得的学分数量。
      第一、第三组的总渔获都超过了两百斤,每人拿到两个多学分。
      第四组的就更不用说了,总渔获五百多斤,每人拿到五个多学分。
      至于二组,情况就比较曲折,兜兜转转的,他们组已经换了三处下网的位置。
      第一处:在海湾外的大水面,因为气温不高不低,比较适宜,中上层的鱼群比较活跃,
      他们下网处的鱼群数量也不算少,一共网到了四十多斤的渔获;
      第二处:换到了浅水区,那里是真没有什么渔货。
      砸了两轮石头,吵了一架,主要是其他组员和王强的对骂:
      一方说一方不懂装懂,一方说一方马后炮,事前你们怎么不说这里没鱼之类的。
      倒是没人在明面上骂周子豪,但周子豪自己脸上挂不住,
      眼看林书明就要过去询问怎么回事,他只能使出惯用手法:钞能力!
      这才摆平了大伙的争吵。
      之后开始收网,然后收网就变成了洗网,洗得干干净净的。
      网眼是四指大的刺网愣是没有网到一条鱼!
      只有网眼很密的地笼,网到了小鱼小蟹三两只,总重量不到五斤。
      第三处:周子豪也不管跟风黄子名有没有脸面了,
      渔获垫底才是最没有脸面的,小组解散才是最没有脸面的。
      于是,当周子豪看到黄子名那边要把所有的渔网都收起来时,他就决定直接去四组的原先位置下网,
      但是他们组的动作没有一三组的动作快,
      黄子名刚把地笼收起来,一三组立马就把他们各自的一条刺网往四组的原先位置方向延伸了五十米,
      也就是之前他们组和四组的作业距离。
      如此,一三组之间的间隔只有一百来米,二组就插不进去了。
      最后二组只能回到海湾外的大水面下网。
      这回倒是他们组所有人一起选出的具体下网位置,
      但是他们找鱼群的水平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选出来的下网位置,鱼群一般般,
      加上临近中午,气温升高,中上层鱼群的活跃性降低,
      而大水面、深水域,也不好使用围网和砸石头的方法赶鱼。
      所以此处的渔获也不理想,只有二十来斤。
      之后的第四处下网位置还是一样的情况,渔获更少,只有十来斤。
      九个人折腾了一个上午加小半个下午,总渔获还不到一百斤。
      再看一三四组那边,要嘛在休息聊天,要嘛在优哉游哉的钓鱼。
      最可恨的是黄子名那小子,使用的是拖钓的方式,再想去蹭他的鱼窝都不行了。
      黄子名之所以使用拖钓的作钓方式,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海湾里有成群的好渔货。
      好渔货都是少数的,都是分散的,这边有一两条,那边有两三条,
      还都是处在游动的状态,他自然首选拖钓方式作钓了。
      所谓拖钓,就是搭乘专用的拖钓船或渔船,以假饵或活饵拖放在船尾,诱使掠食性的鱼类咬饵上钩。
      相比于定点坐钓,拖钓的费用比较昂贵,包括包船费用和专业的拖钓竿及相关的钓具等。
      拖钓的对象鱼主要是中上层的鱼类,拖钓底层鱼则有钓钩时常挂底的情况。
      因为钓底层水域需要挂很重的铅坠,
      而挂重铅,只要船速稍微慢一些,钓钩在重铅的带动下,很快就沉到了海底,
      勾到物体,切线再所难免。
      当然,如果能时时看到水里的情况,
      又只拖钓一根钓竿,能手动及时收放鱼线避免挂底,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黄子名的钓法则兼备了固定杆的拖钓和手抛

第233章 拖钓中的路亚[1/2页]